您们的需要 我们的专注
Your Needs Our Focus
财经快讯
“投資換15%關稅”!特朗普的“關稅樣板”已經明牌了
美日貿易協定為其他國家提供談判模板,但也加大了它們在8月1日“關稅大限”前達成協議的壓力。
據央視新聞,日本與美國就關稅問題達成一致,美方將向日本征收15%的關稅,並增加進口美國大米。該協議還包括日本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的承諾。
根據該協議,美國還要求日本購買8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包括玉米、大豆和化肥,100架波音飛機以及更多國防設備采購。
分析指出,盡管協議缺乏傳統文本細節,主要通過官方聲明和社交媒體公布,但它為歐盟和韓國等夥伴樹立了“模板”,促使它們加速談判,以爭取低於威脅水平的關稅,並通過類似投資和采購承諾換取讓步。
美日協議確立“投資換關稅”模式?歐盟可能鎖定15%稅率
美國與日本的協議將大多數日本出口關稅設為15%,低於特朗普此前威脅的25%,並創新性地納入投資承諾。
白宮表示,日本銀行和金融機構將向某個投資基金註資5500億美元,日本首相石破茂稱,該基金通過貸款和擔保形式運作。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還補充稱,投資基金還將涉及股權投資,美國將主導項目選擇和執行,利潤分配為美國納稅人90%、日本10%。
特朗普第一任期內駐日大使、共和黨參議員Sen. Bill稱其為“前所未有的結構”:
““他們在制定一項龐大的融資方案。所以這不是外國投資,而是一個融資方案,我們將挑選最好的(項目),並讓人們競爭這些項目。”
本周三,兩名特朗普政府的高官都在媒體訪談中暗示,為了促成貿易協議,歐盟應該“學日本”,以投資等融資形式換取美方更優惠的關稅待遇。
有知情人士向媒體表示,在美國與日本達成協議後,歐洲官員更容易接受他們可能也征收15%基準關稅的想法。與日本達成的協議表明,15%的關稅水平可以適用於大多數美國主要貿易夥伴。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媒體援引知情者的消息稱,美國和歐盟接近達成協議,據該協議,美方將對歐盟征收15%的關稅,和美國同日本達成的貿易協議類似。
20%的稅率或成“基準”,歐盟韓國加快談判步伐
專家觀點認為,美日貿易協議設定了“禁止性水平以下”的關稅基準。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高級顧問、前商務部官員William Reinsch表示:
“更廣泛地說,許多外國政府的目標是將這一數字控制在禁止水平以下——25%到35%會阻止大多數貿易。如果將其控制在20%以下,企業就能應對。”
多位地緣政治顧問預計,歐盟和韓國將加緊努力達成協議,特別是在汽車領域。
Beacon Policy Advisors高級分析師Owen Tedford預計,在8月1日之前的幾天裏,協議公布的步伐可能會加快。
Owen Tedford分析表示:
“如果我是歐盟,10%的希望已經破滅,15%是重點;如果我能復制日本協議,那將是勝利。”
行業關稅談判空間顯現
分析師特別關註日本在汽車出口行業關稅方面成功談判的減免。這些行業關稅一直是許多貿易談判的主要癥結所在,包括已經實施的汽車關稅、鋁鋼50%關稅,以及待定的制藥、半導體等領域關稅。
日本成功將汽車出口關稅從25%降至15%,凸顯了特朗普政府在該領域的靈活性,也給其他國家提供了借鑒。
前白宮和商務部官員、Crowell Global Advisors董事總經理Monica Gorman分析指出,這表明特朗普政府願意就行業關稅進行談判:
“包括歐盟在內的其他國家幾乎肯定會註意到這一點。”
Reinsch還補充稱,歷史先例也支持這一靈活性:特朗普在其首任期內計劃對鋼鋁征收關稅,後來通過配額和雙邊協議降低。
盡管協議強調“購買美國”和投資承諾,但貿易資深人士持謹慎態度。
Reinsch表示,此類承諾的過往歷史顯示“數字從大變小”,許多為既定計劃的再包裝,對實際經濟影響有限。白宮將這些視為重振美國產業的工具,但分析師仍等待更多細節以評估可持續性。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