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们的需要 我们的专注
Your Needs Our Focus
财经快讯
全世界被打臉!關稅之下,為什麽滯脹沒來,美元還跌了?
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實際經濟影響與年初預測截然不同,華爾街被啪啪打臉。
洛克菲勒國際的董事長兼著名投資人Ruchir Sharma近日撰文指出,盡管特朗普政府大幅提高關稅,美元不僅未見預期升值,反而遭遇了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半年最嚴重的下跌。
同時,預期中的“滯脹"效應——經濟增長放緩伴隨通脹上升——在宏觀數據中並未明顯顯現。關稅收入以年率3000億美元的速度增長,約為去年同期的四倍,但美國經濟依然保持韌性。
文章稱,人工智能投資熱潮、政府財政刺激以及其他宏觀因素共同抵消了關稅政策的負面影響。這一現象挑戰了傳統經濟理論,表明復雜經濟體系很少僅受單一因素主導,即使是特朗普關稅這樣的重大沖擊。
預期落空:美元走弱而非走強
年初時,幾乎所有經濟學家、投資者和企業高管都達成一致: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將強化美元並引發滯脹。經濟學家估計,關稅稅率每上升一個百分點,將使美國經濟增長降低0.1%,同時通脹率上升0.1%。然而,實際情況卻大相徑庭。
文章指出,美國有效關稅率已從2.5%上升至15%,但美元不升反降,出現了自1970年代初以來半年內最嚴重的下跌。這一意外走勢現在被歸因於美元在年初時的歷史性高估。許多外國投資者曾大量持有美元資產,但近來他們開始對這些風險進行對沖,並更多地投資美國以外地區。
多個國家正成為日益具吸引力的資金避風港,部分原因是關稅威脅促使這些國家推動經濟改革並與非美國夥伴達成貿易協議,進一步分散了全球資本流向。
人工智能熱潮抵消關稅負面效應
Sharma認為,關稅政策未能產生預期的滯脹效應,主要原因在於多重積極因素的對沖作用,尤其是人工智能熱潮和政府持續的財政刺激。
自今年1月以來,科技巨頭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上的預計年度支出已增加600億美元,達到3500億美元。眾多中小型企業也爭相搭乘這一浪潮,進一步促進了經濟增長。這種普遍的樂觀情緒有效中和了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可能帶來的投資信心下滑。
Sharma寫道:“人工智能驅動的樂觀情緒通過保持寬松的金融環境來提振增長,即使在利率較高的情況下也是如此。”根據美聯儲的一項新指數,如果不是因為股市(主要受人工智能股票推動)繼續上漲,當前金融環境將處於中性而非寬松狀態。
企業稅收減免緩沖關稅成本
特朗普政府的減稅政策使美國企業更容易吸收大部分關稅成本,而非將其全部轉嫁給消費者。根據Sharma的分析,特朗普的“大漂亮法案”預計將在今年為美國企業節省約1000億美元,2026年將超過這一數字,主要以稅收減免形式呈現。
盡管如此,關稅的負面經濟影響確實開始顯現,主要體現在家用電器、體育用品和玩具等產品價格上漲。據經濟學家估計,外國出口商實際上承擔了20%的關稅成本——遠高於特朗普第一任期時的比例,而剩余80%則大致平均分攤給美國企業和消費者。
經濟復雜性超越單一因素分析
整體通脹率仍然受到房租下降以及二手車和能源等其他商品價格下跌的抑制。這些價格下降與關稅無關;二手車價格仍在從疫情期間供應中斷造成的高位回落。Sharma寫道:
“經濟學家對關稅的預測並非完全錯誤。滯脹可能最終會出現,特別是如果平均有效稅率繼續攀升。但到目前為止,即使大幅提高的關稅稅率也不足以壓倒支撐增長和控制通脹的更大力量。”
Sharma認為,當前情況某種程度上重演了2023年的場景。當時,許多人預期美聯儲加息將大幅減緩美國經濟增長,卻發現其影響被人工智能支出熱潮和美國政府持續的財政支持所抵消。
這位著名投資人的核心觀點是:全球對特朗普的過度關註放大了簡單經濟模型的局限性——即認為某一引人註目的因素A必然導致結果B。然而,復雜的經濟體系很少僅受單一因素塑造,即使是像特朗普關稅這樣的重大沖擊也不例外。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