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们的需要 我们的专注

Your Needs Our Focus

财经快讯

Financial Bulletin
美聯儲在給其他國家央行出什麼難題? 

美聯儲在通脹問題上採取更為寬鬆態度,這或在未來數年拖累美元,並將對中央銀行這一角色定位提出尖銳質疑,給從德國、日本等其他央行政策制定者帶來挑戰。 從表面上看,美聯儲8月27日公佈的政策調整似乎是為了給美國經濟打一針興奮劑。轉向平均通脹目標制使美聯儲在經濟衰退後能夠超出其目標,這意味著加息將會在較晚到來,就業市場將會變得更熱,這對低收入家庭來說是一種福利。 但這給全球央行帶來了兩個難題。 貨幣政策or社會政策? 對美聯儲使命的這種重新解讀,可以被視為對社會政策的一次嘗試,對其他國家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先例,因為它們在多年的非常規舉措已經影響到財富和收入分配之後,正在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 自3月中旬以來,美元兌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已下跌逾10%,跌至兩年多來的低點,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萊恩上周警告說,即使歐洲央行沒有將匯率作為目標,匯率也很重要。 萊恩表示:“如果有力量左右歐元/美元匯率,那將影響我們對全球和歐洲的預估,以及我們的貨幣政策。” 事實上,一些經濟學家說,當前的匯率可能已經使歐元區經濟增長減少了0.2%-0.4%,路透社調查的分析師認為美元還會進一步走軟。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歐洲央行應該將同樣靈活的目標作為其正在進行的政策評估的一部分。但市場認為,在拉加德擔任歐洲央行行長的8年任期內,根本沒有加息的跡象,因此,有關將進一步收緊政策的說法,會引發可信度問題。 “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資金主要來自美元,至少在初期是這樣,”歐洲央行前執委會成員克萊表示。“面對美國利率長期走低,歐洲可能需要找到新的方法來支撐經濟。” 美聯儲目前明確的幫助低收入家庭的目標是另一個複雜因素,因為它提升了銀行在社會政策中的作用,並可被視為對其職責的某種重新解釋。 日本央行副行長若田部昌澄表示,“我個人認為,一些人提出的貨幣政策應更多關注就業和收入狀況的想法,仍有考慮的餘地。” 歐洲央行似乎也熱衷於重新解釋其使命。拉加德認為,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太大,歐洲央行不能忽視這些風險。 歐洲央行表示,它的使命已經要求它支持歐盟的“總體經濟政策”,雖然鑒於它目前的重心完全集中在通脹上,但這種解釋仍將代表一種轉變。 美元疲軟本幣走強 出口受阻如何應對? 第二,更直接的擔憂將是美元的疲軟,這將是歐洲央行週四政策會議的主要議題,因歐元走強將令歐元區出口國家更難走出記憶中最嚴重的衰退。 德國、法國或日本等國傳統上靠淨出口實現增長,而當本幣走強時,淨出口會受到衝擊。美國和一些主要貿易夥伴之間的貿易戰已經對出口造成了壓力,而這種走強只會加劇他們的問題。 正常情況下,應對這種局面不會太難,但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都已接近超寬鬆政策的極限。 日本央行前官員熊野秀夫表示:“如果美聯儲推遲升息,將給日元兌美元帶來上行壓力。”他說道:“只要美聯儲的政策加大了美元升值的難度,日本央行就不得不擔心日元可能升值,這就需要做出政策回應,包括加大負利率。” 鑒於歐洲和印度新冠病例激增給更廣泛的全球復蘇造成威脅。有相關報告指出,若央行被迫採取更大力度的措施應對通縮,將可能進一步推高黃金價格黃金“可能在更長一段時間裏橫盤整理,但最終會被大環境進一步推高”。 *本文來自金融界網站

2020-09-09
查看详情
農夫山泉正式登陸港交所,開盤暴漲超81%!創始人力壓馬化騰成為新首富

農夫山泉(9633.HK)今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發行價為21.50港元/股,昨日暗盤農夫山泉收漲104.88%,報44.05港元。 截止發稿時,農夫山泉漲81.63%,報39.05港元/股,市值超過4360億港元。 1 創始人鐘睒睒超過馬化騰成為中國首富 公告顯示,農夫山泉上市後總股本大約為118.9億股,最大股東持股84.4%(鐘睒睒)。 按發行價21.5港元計算,公司上市總市值為2556億港元,鐘睒睒持股市值為2157億港元。 如果按照暗盤收盤價計算,鐘睒睒持股市值則高達4400億港元。 此外,鐘睒睒持股A股萬泰生物(603392)74.23%股權,按昨日收盤價計算,鐘睒睒持股萬泰生物市值為634.4億元人民幣(約720億港元)。 以此粗略計算,鐘睒睒的身價將隨著農夫山泉的上市飆升至5120億港元。 根據福布斯最新富豪排行榜,馬化騰排在第18位,身家為568億美元。按照上述計算,鐘睒睒身價則已達660億美元,成功超過馬化騰成為中國首富。 年賺50億 農夫山泉真的不差錢 業績方面,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農夫山泉的收益分別為174.91億元(人民幣,下同)、204.75億元、240.21億元。2018、2019年的收益同比增速分別為17.1%、17.3%。其中,包裝飲用水收入佔據營收大頭,近三年的占比均接近60%。 同時,農夫山泉近三年的經調整年內溢利分別為33.90億元、39.77億元、54.80億元。 此外,2017-2019年,農夫山泉的包裝飲用水毛利率分別達到60.5%、56.5%、60.2%。而同樣擁有包裝水業務的港股上市公司康師傅2019年飲品業務的毛利率為33.69%。按銷售額計,水在康師傅飲品業務中所占份額為9%。 據農夫山泉公開資料顯示,其前身是:浙江千島湖養生堂飲用水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 1998年,農夫山泉“農夫山泉有點甜”的廣告語名聲大噪,品牌製作了一條30秒的TVR在央視投放。這幫助農夫山泉在1998年的市場佔有率迅速上升為全國第3,基本形成與娃哈哈、樂百氏三足鼎立的局面。 2013年,農夫山泉實現營收90億。4月,農夫山泉的市場份額達到27.65%。2014年—2016年,是近年來農夫山泉增長幅度最大的三年,營收分別為90.9億元、126億元、150億元,同比增長率高達38.6%和19%。 2 不甘於“賣水” 還曾跨界化妝品、優酪乳、咖啡等領域 招股書顯示,農夫山泉其主要產品覆蓋包裝飲用水、茶飲料、功能飲料及果汁飲料等類別。全球知名諮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2012年至2019年間,農夫山泉連續八年保持中國包裝飲用水市場佔有率第一,以2019年零售額計,農夫山泉在茶飲料、功能飲料及果汁飲料的市場份額均居中國市場前三位。 分產品看,貢獻了農夫山泉近6成收益的包裝飲用水產品實現了較高毛利率,按2019年60.2%的毛利率計算,農夫山泉每賣出一瓶售價2.0元的飲用水,即可獲得1.2元毛利。換言之,單瓶農夫山泉的銷售成本不足0.8元。 而即使單瓶銷售成本低至0.8元,仍然覆蓋了原材料、包裝材料、製造費用及人工薪酬等四項支出。農夫山泉指出,原材料主要為生產瓶身的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糖及果汁等,如果將PET成本減去,剩餘原材料(即糖及果汁等)成本占總收益的百分比僅為5.3%(2019年數據)。 儘管獲水成本未被列入生產原材料,但農夫山泉確因“賣水”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除了賣水,近幾年,農夫山泉曾嘗試進軍多個行業。2017年農夫山泉進軍化妝品行業,推出樺樹汁面膜和保濕液後還推出了農夫山泉噴霧。2019年3月份,農夫山泉推出了植物優酪乳,不久又進軍咖啡界,推出跨界型飲料碳酸咖啡,但上述多元化產品並未在市場上形成較大反響。這讓農夫山泉看上去略顯焦躁不安,也恰恰說明農夫山泉主業可能出現瓶頸。 專業人士表示,飲料行業尋求上市意向強烈,反映出行業發展的新趨勢。一方面,行業高速增長期將過,頭部企業競爭格局形成,下一步存在放緩的可能;另一方面,頭部企業的資產收益率還不錯,此時尋求上市依然能獲取比較好的估值,也有利於進一步引入外部資金,進行新一輪競爭,比如多元化、海外發展等。 *本文來自獨角獸早知道

2020-09-08
查看详情
摩根士丹利:人民幣十年內將成全球第三大儲備貨幣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在上周五發佈的一份報告中預測,未來10年內人民幣將成為僅次於美元、歐元之後的全球第三大儲備貨幣。 報告指出,目前人民幣約占全球外匯儲備資產的2%。但分析師們說,到2030年可能會有3萬億美元的組合投資資金流入中國,令人民幣在全球儲備資產中的比重升至5%到10%之間,超過日元和英鎊。 進入2020年以來全球地緣政治局勢緊張,面對多極化的世界,中國政府加強了對外開放、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努力。考慮到中國市場較其他地區的潛在回報率更高,海外投資者也越來越多地轉向中國。 “隨著前所未有的成熟市場財政和貨幣刺激,以及美聯儲較以往復蘇更為溫和的路徑,我們認為,北京預計在疫情後的超低利率環境下,全球對人民幣計價資產的需求可能會增加。” 報告預測,到2021年底,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將從現在的6.85升至6.6。而未來10年組合投資資金的重要性將超過外國直接投資(FDI),將有3萬億美元的組合投資資金流入中國。 “我們預期2020年,私人部門及外匯儲備管理機構將連續第三年為中國市場帶來超過1500億美元的組合投資流入,凸顯了正在發生的轉變。預計2021年至2030年的年均投資額在2000億到3000億美元左右。其中流入A股和政府債券的金額分別為超過1000億美元、800億至1200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國際戰略分析師詹姆斯·羅德表示,考慮到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股票與固定收益中跨境資本市場整合的增加、越來越多以人民幣結算的跨境交易,10年內人民幣在全球儲備資產中占比5%到10%的目標並非不現實。 “這些都顯示全球央行需要增持更多人民幣作為儲備資金。”羅德說,截至2019年底,全球共有70家央行持有人民幣,較一年前增加了10家。 此外,報告提到了當前中美在經貿、科技領域的競爭中,美元的全球金融與支付中心地位為美國提供了結構性杠杆。“這表明中國有必要獲得資本並減少潛在的融資風險。” *本文來自環球外匯網

2020-09-07
查看详情
美聯儲兩高官給美股潑冷水 暗示利率指引更新恐推遲

今日,美股暴跌,納指跌近 5%,道指跌超 800 點。對於股市的下跌,兩位美聯儲高官給股市潑冷水。 亞特蘭大聯儲主席 Raphael Bostic 表示,我們應該對資產泡沫感到擔憂。而芝加哥聯儲主席 Charles Evans 表示,我對在如此不確定的情況下,股市還在上升感到驚奇。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威爾森說,他仍對股市長期持樂觀態度,在接下來的 12 個月裏,我對股市仍然非常看好。但指數有點漲過頭了。 Evans 和 Bostic 今日還暗示,由於其需要關於經濟前景更多的清晰度,美聯儲在即將召開的政策會議上不會公佈更新版的利率路徑指引。 芝加哥聯儲主席 Evans 說:" 如果我對明年春季的經濟有更好的瞭解,那麼我會知道是否需要像上次經濟復蘇那樣加大特別寬鬆的政策。" Bostic 今日也發表了類似的評論。他表示,目前市場對於美聯儲支持經濟、支持復蘇的承諾沒有疑問。當經濟明確脫離緊急狀態後,前瞻指引和清晰度將變得更為重要。 美聯儲計畫在 9 月 15 日至 16 日舉行政策會議。投資者正在關注美聯儲的利率指引。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 8 月末表示,美聯儲對通脹的目標是隨時間推移能實現平均 2% 的水準,希望通脹在一段時間內 " 平均 " 增長 2%。市場普遍認為,這一講話意味著美聯儲內部達成一致,對通脹目標進行了罕見的調整,也意味著美聯儲開啟低利率時代。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

2020-09-04
查看详情
美聯儲褐皮書:多數地區經濟活動增長 但總體增幅不大 

美聯儲週三公佈了所謂的“褐皮書”(Beige Book)報告。這份報告顯示,大多數地區的經濟活動都有所增長,但總體而言增幅不大,經濟活動仍舊遠低於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前的水準。 褐皮書稱,大多數地區的製造業都有所上升,這與港口以及運輸和分銷公司活動的增加相符。在強勁的汽車銷售以及旅遊和零售業的一些改善的推動下,消費者支出繼續回升。但許多地區指出其增長速度正在放緩,總支出仍遠低於大流行前的水準。商業建築活動普遍下降,商業地產活動繼續收縮。相反,住宅建設則是一個亮點,在許多地區都顯示出增長和韌性。與此同時,住宅房地產銷售也明顯增長,價格隨著需求和庫存短缺而繼續上漲。 銀行業方面,整體貸款需求在穩健的住宅按揭活動帶動下略有增長。農業活動的狀況繼續受到價格下降的影響,能源活動處於較低水準,幾乎沒人預期這兩個行業板塊將在短期迎來改善。 雖然從總體上來說,各個地方聯儲的聯繫人對未來前景略顯樂觀,但少數地區的聯繫人也出現了一些悲觀情緒。與新冠病毒大流行相關的持續不確定性和波動性及其對消費者和商業活動的負面影響,是全美各地相互呼應的一個主題。 各個地區的就業總體上都有所增加,其中製造業的增長最為常見。但也有一些地區報告稱,就業的增長速度放緩,招聘活動波動性增加,尤其在服務業更是如此,原因是需求持續疲軟,被暫時解雇的工人越來越多。企業仍舊難以找到必要的勞動力,而日托服務的可用性以及下一學年的不確定性和失業救濟金加劇了這一問題。在大多數地區,工資持平至小幅增長,低薪職位的壓力更大。 自美聯儲上次公佈褐皮書報告以來,物價壓力有所上升,但仍然保持溫和。雖然投入價格的上漲速度普遍快於銷售價格,但總體上是溫和的。值得注意的例外包括需求激增或供應鏈中斷的投入品,如結構性木材等,其價格飆升。還有幾個地區報告稱,個人防護設備及其投入的費用仍然居高不下。由於需求回升的緣故,多個地區的貨運費率上升。相比之下,多個地區的聯繫人稱,需求疲軟或缺乏定價能力是零售或其他銷售價格增長放緩的一個因素。 克裏夫蘭聯儲主席洛麗塔-梅斯特(Loretta Mester)週三發表講話稱:“在過去幾個月時間裏,5月和6月出現的經濟活動回暖步伐已經有所放緩。”她和其他美聯儲高級官員正在敦促美國國會為經濟提供更多幫助,這表明美聯儲認為現在的情況已經很緊迫,因為該行在歷史上一直都避免向國會議員提供建議。 上周,美聯儲打破了長期以來的傳統,採用了一種新的通脹管理方法,這可能會導致利率在更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在低水準。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當時宣佈,美聯儲雙重使命中的價格穩定方面將發生轉變,並採用“靈活形式的平均通脹目標制”。他的這番被視為一種暗示,那就是即使通脹步伐加快,美聯儲也會在可預見的未來將利率維持在近零水準。然而,企業和消費者的總支出仍遠低於新冠病毒危機前的水準。 褐皮書發現,由於需求疲軟,一些公司還將臨時休假轉變為永久裁員。上周,一連串的航空公司、酒店和學校表示,它們將裁減更多員工以抵消缺少客戶和收入大幅下降的影響。今年7月,每週600美元的聯邦政府補充失業救濟金計畫已經到期。特朗普總統暫時授權發放每週300美元的補充失業金,但國會在下一步行動的問題上陷入僵局。 經濟數據方面,週三早些時候ADP公佈報告稱,8月份私營部門創造了42.8萬個就業機會,低於經濟學家此前預期。美國勞工部定於週五公佈8月份的非農就業報告,經濟學家平均預期該月的新增非農就業人數將達120萬人。 週三公佈的這份褐皮書報告提供了更多證據,證明在美國各州重新開放後,經濟在經歷了最初的增長之後,從新冠病毒中反彈的速度在夏末有所放緩。另外,7月底聯邦補充失業救濟金和其他政府福利計畫的結束似乎也抑制了經濟復蘇。分析人士稱,如果沒有更多的聯邦政府援助,那麼企業裁員活動可能會給經濟留下持久的傷疤。 美聯儲每年八次公佈褐皮書報告,該報告可為美國經濟的健康程度提供軼事證據,幫助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評估經濟狀況。在舉行下一次貨幣政策制定會議以前,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將對這份褐皮書報告所反映出的資訊進行權衡考量。週三公佈的這份最新褐皮書報告是由明尼阿波利斯聯儲基於2020年8月24日或該日之前收集到的資訊編制而成的。 *本文來自金融界網站

2020-09-03
查看详情
美聯儲理事釋放更多“鴿派”預期,耶倫為曾經的加息舉措辯護

北京時間9月2日淩晨(當地時間9月1日),美聯儲理事佈雷納德受邀在布魯金斯學會哈金斯中心財政與貨幣政策線上活動,就經濟前景和貨幣政策發表講話。佈雷納德表示,美聯儲可能會尋求略高於2%的通脹率,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保持低利率。 美元指數短線一度走高十餘點,報92.40;歐元兌美元抹去漲幅,觸及日低1.1920。 首先,佈雷納德發表了題為“美聯儲將如何在低利率和低通脹時代應對疫情導致的衰退”講話,表達了美聯儲未來明確的“鴿派”傾向。 在講稿中,她一開始就指出了經濟發生的3個長期變化: 第一,均衡利率已降至較低水準,這意味著美聯儲已沒有較多的降息空間。 第二,多個數據統計顯示,潛在通脹似乎略低於委員會2%的目標,並且近十年來的通脹率始終低於2%。 第三,目前的菲利普斯曲線較為平坦,即通脹率變化對勞動力市場的敏感性非常低。這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優勢,即採取措施提高就業率的同時,不會造成太大的通脹壓力。 接下來,她介紹了美聯儲貨幣政策長期目標和框架的主要變化,強調靈活的平均通脹目標(FAIT),傳達出即使美聯儲未來有可能將通脹率目標短暫提高至2%以上,但同時還會關注就業市場。 她重申美聯儲將不再強調自然失業率。過去美聯儲關注的是實際就業率和目標就業率之間的“偏差”(高於或低於都要進行調整),未來更關注“缺口”(實際失業率差於目標才進行調整)。 這部分的內容就是強調“靈活”,“務實”,以取得民眾對美聯儲實行更高通脹目標的政策諒解度。但這給市場對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預期增加了不確定性,美元指數小幅走低。 最後她強調了美聯儲將繼續支持經濟復蘇,重申宏觀金融審慎工具對金融穩定的重要性,表示財政支持至關重要。 接下來是問答環節,她在回答類似於“美聯儲是否會實行負利率”以及“高於2%的通脹率會何時到來”等尖銳問題時,“鴿派”立場又有所退縮。美元短線下跌。 此外,她明確提示,美聯儲9月會議及以後的政策討論將以新的策略為框架,九月的點陣圖將顯示出美聯儲到2023年的利率預測。 隨後前美聯儲主席耶倫和伯南克也相繼發言,在被問及對美聯儲新貨幣政策框架的看法時,他們都表示認同美聯儲未來的貨幣政策應該更多關注就業“缺口”而不是“偏差”,給新貨幣政策框架打“A”。 佈雷納德表示,如果新框架在2015年及以後的幾年就已經實施,將會改寫美聯儲的政策。她說,如果所有這些因素都被很好地理解,新的戰略“將會更早地令政策審議發生改變。” 前美聯儲耶倫反駁了這一結論。她認為結果可能只會有一點不同。 此外,耶倫週二還在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主辦的一個線上小組討論會上為她在擔任美聯儲主席期間執行的加息政策進行了辯護,她說,當時的加息措施不足以阻止當時正在進行的經濟擴張。 美聯儲於2015年12月開始將利率從零上調,當時失業率為5.1%,通脹同比僅為0.3%。當她於2018年卸任時,聯邦基金利率處於1.25%至1.5%的區間。 耶倫表示: “我們認為自己已經牢牢踩在了油門上,加息代表著踩油門的力度略有緩和。這絕不是在猛踩刹車。” *本文來自金十數據

2020-09-02
查看详情
美聯儲政策新框架的負面效果已被討論

雖然美聯儲剛剛改變了貨幣政策框架,但是已經有市場人士提出該政策的風險。如果該政策未能幫助通脹達到2%,那麼長期的刺激只會增加金融泡沫,甚至讓企業集中化。 雖然美聯儲已正式將政策框架的變化調整,以尋求一段時間的高通脹,但是問題是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數據來源:Wind 沒人指望美聯儲的政策制定能立即提振經濟增長。當失業率超過10%時,冠狀病毒大流行對廣泛的商業領域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而美聯儲將依賴於經濟刺激工具,而如今這些工具的作用和效果可能不及美聯儲過去10年使用這些工具時。 “美聯儲永遠不會說自己的櫥櫃是空的,因為這令人擔憂。“威廉•達德利(William Dudley)談到。他曾在2009年至2018年擔任紐約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行長。 在激進的刺激政策的另一面是,美聯儲的工具現在所能達到的效果可能會更少。“美聯儲正在邊緣操作。我們需要認識到這一點。如果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人們就有可能過度投資於美聯儲的能力,”達德利說。 經過一年的評估,美聯儲實際上已經預演了自己的策略,強化了利率將在更長時間內保持低位的預期。因此,當美聯儲3月份將利率降至零時,隔夜利率和長期利率之間的息差仍處於歷史低位。 美聯儲已經表示,未來將主要依靠兩種工具:資產購買和政策計畫指導。這兩種工具是在2007-09年經濟衰退後將利率降至接近零後使用的。不過,官員們警告稱,由於長期利率已經處於低位,這些工具目前的效果可能會較小。和以往不同的是,美聯儲官員如今更強烈地呼籲其他部門通過改變支出或稅收政策來提供經濟支持,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美聯儲以外的經濟學家也有同樣的擔憂。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經濟學家艾莉森•博克瑟(Allison Boxer)和約阿希姆•費爾斯(Joachim Fels)表示,美國政府是否增加支出,將是美聯儲是否達到更高通脹軌道目標的關鍵決定因素。 如果沒有更多的幫助,美聯儲可能會發現自己在嘗試更多的新政策,這些政策可能只會助長金融泡沫,或加劇市場對財富不平等和企業集中化的擔憂。 美聯儲的新框架包含了兩個重要的變化。首先,它實際上提高了美聯儲的通脹目標,稱美聯儲應該將過去未能達到2%的目標的情況考慮在內,並尋求一段時間的適度高通脹來彌補。其次,官員們不會僅僅因為失業率降至會給物價帶來壓力的水準以下就加息。 新政策也將面臨一個新的調整。如果美聯儲還是將通脹目標設定為2%,但始終達不到,對未來通脹的預期將會下滑,從而使實現這一目標變得更加困難。 美聯儲官員希望,通過影響投資者、消費者和企業對未來通脹的預期,他們的政策將起到幫助作用。美聯儲前主席貝南克(Ben Bernanke)說,如果投資者相信美聯儲是可信的,那麼市場將期待更長期的寬鬆政策,並增加有效刺激措施的數量。 前美聯儲經濟學家威爾科克斯(David Wilcox)說,即使有了這些變化,美聯儲緩衝經濟衰退衝擊的能力也將不如20或40年前。他說,他擔心正在推行的改變“只會起到非常有限的幫助作用”。 *本文來自Wind

2020-09-01
查看详情
美聯儲的“變”與“不變”——兼評美聯儲貨幣政策新框架

美聯儲貨幣政策框架的變化之處 在經歷一年多的重新評估之後,8月27日,美聯儲公佈了其新的貨幣政策框架——《關於長期目標和貨幣政策戰略的聲明》,並於即日生效,這是該框架在2012年推出以來的首次評估和調整,調整的結果主要體現在三點: 一是,將之前2%的通脹目標調整為通脹率在一段時間內平均達到2%。美聯儲對此的說明為,在通脹率持續低於2%的時期之後,貨幣政策要促進一段時間內通貨膨脹率略高於2%。 二是,對於就業情況的評估由實際就業與最高就業的偏離度,轉為就業缺口狀況的評估。美聯儲對此的說明為,因為非貨幣因素影響了勞動力市場的結構和動態,因此無法確定一個固定的就業目標。 三是,美聯儲明確在每年一月的年度組織會議上,會審查新框架的原則並做出適當調整,每五年對貨幣政策框架、工具和溝通方式進行一次公開審查。 美聯儲貨幣政策新框架的調整依據 由於美聯儲的目標就是要執行好《聯邦儲備法》中,國會賦予美聯儲執行貨幣政策的責任——“美聯儲理事會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應保持貨幣和信貸總量的長期增長,以與經濟增長潛力的長期潛力相稱,從而有效地促進實現最大就業,穩定價格的目標以及適度的長期利率”(Section 2A. Monetary policy objectives,The Federal Reserve Act )。因此,在一年多的評估審查過程中,美聯儲首先通過“美聯儲聽眾計畫”(Fed Listens)的活動,廣泛聽取了包括商業和勞工領袖、社區專業人員、低收入和少數民族居民代表、退休人員以及專家學者;隨後組織各方人士通過會議和論文的形式進行更加專業的討論和評估,最後美聯儲通過會議討論並投票確定調整後的新框架,而且整個審查和評估過程及結果,美聯儲對外是完全透明的,這樣既保證框架調整的科學性,也確保了調整結果是具有廣泛代表性的。 就本次框架調整的科學性依據而言,就是8月27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年度會議上的所做《新的經濟挑戰和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審查》演講中,對於“三低”和“一平”趨勢的闡述: “低增長”: 自2012年1月以來,美聯儲對於美國經濟潛在增速中樞的估計已從2.5%降至1.8%,尤其是生產率趨勢性下降帶來的增速下行壓力。 “低利率”: 自2012年初以來,美聯儲對中性聯邦基金利率中樞的估計從4.25%降至2.5%。 “低失業率”:自2012年初以來,美聯儲對於美國自然失業率中樞的估計來從5.5%降至4.1%。 “一平”: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相關性已經發生了變化,低失業率本身並不意味著後期一定會出現通脹膨脹,即我們常說的“菲利普斯曲線平坦化”。 另外,美聯儲在本次貨幣政策框架審查評估過程,聽取廣泛代表性意見後的一個共識是:雖然貨幣政策作為總量工具,不能直接進行結構性調控,但長期的經濟擴張和較低的總體失業率依然能對容易失業人群產生巨大影響,因此要想讓中低收入社區人群(通常是有色人種)的就業機會得到恢復,就需長時間的經濟擴張。 菲利普斯曲線依然美聯儲貨幣政策的邏輯基礎 雖然美聯儲對其貨幣政策框架進行了重大修正,但就其政策邏輯依據而言,菲利普曲線依然在發揮著作用。 首先,在菲利普曲線陡峭化的環境下,通脹率和失業率之間存在著此消彼長的相關性,相應美聯儲按照實際通脹和失業情況,來進行調控,即當失業率高於自然失業率時,美聯儲會採取行動刺激經濟,例如降息,直到實際失業率降至自然失業率的水準;當失業率低於自然失業率時,美聯儲則在利率方面給出提前量,例如加息,來抑制上漲的通脹前景。這基本就是本次美聯儲調整貨幣政策框架前的政策邏輯依據,圖中的r就是2%的通脹目標。 圖1 陡峭化的菲利普斯曲線 其次,本次調整之所以,將2%的通脹目標,調整為2%的平均中樞,原因之一就是菲利普曲線出現了平坦化變化,即失業率下降並不一定帶來通脹前景的上漲。本次調整之後,對於r1的通脹情況,美聯儲更加看重u1的就業情況。 圖2 平坦化的菲利普斯曲線 第三,觀察美國通脹率和失業率的實際數據,菲利普斯曲線確實是呈現出不斷平坦化趨勢,換而言之,之前以過熱或者過冷為顯著經濟週期拐點變化的特徵已經明顯弱化。對此,鮑威爾在8月27日的講演中,也強調此變化——“在大緩和之前,擴張通常以過熱和通貨膨脹結束”。 圖3 美國通脹率和失業率的實際情況 美聯儲貨幣政策框架尚待明確的之處 首先,美聯儲貨幣政策新框架能否有效地化解基準利率有效下限(ELB,Effective Lower Bound)的制約,尚待驗證。由於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歐美日等國央行始終無法從低利率環境退出,進而導致基準利率長年徘徊在零利率下限附近,客觀上造成歐美日等國央行無法繼續通過利率政策的調整來促進就業最大化,即政策有效空間陷入有效下限的制約困境(ELB)。美聯儲雖然在本次貨幣政策框架中提高了通脹的容忍度,並對就業最大化進行了強化,以求給市場提供前瞻性指引,但能否奏效尚待觀察。是否美聯儲最終也會被迫採取負利率政策呢? 其次,美聯儲對於就業狀況的衡量準確性及將衡量轉化為貨幣政策的能力,尚待驗證。與給通脹率設定具體不同,美聯儲始終沒有為失業率設定具體數字目標,背後原因是就業並非完全由貨幣政策決定,諸如勞動參與率、人口結構等因素均是影響就業的重要因素。雖然美聯儲的經濟學家會對自然失業率進行估算,但很難做到精確估算,這也正是美聯儲很多時候要借助通脹率來判斷就業狀況。如今菲利普斯曲線越來越平坦化,實際意味著美聯儲對於就業狀況的準確衡量也越來越難。 即便是能夠準確衡量就業狀況,美聯儲將衡量轉化為貨幣政策的難度也越來越高。正如鮑威爾在8月27日演講中所言“大緩和以後,到當前由大流行引起的衰退之前,經濟週期性擴張更有可能以金融動盪的形式結束”,即伴隨就業和通脹對應關係的弱化,以資產價格波動為表現的金融穩定狀態對美聯儲的政策考慮的影響越來越大,尤其是其中還事關收入分配等問題,最典型的例子,為了對沖本次疫情衝擊,美聯儲不僅動用了所有政策工具,而且還創設了包括“主街貸款計畫”在內的很多新工具,來保證就業,但依然被主街的低收入人群質疑其政策主要是照顧華爾街,甚至不少人將美聯儲視為美國內部收入差距擴大的推手之一。 綜上,在本次框架調整中,美聯儲做了很多調整,但在調整後框架下,美聯儲能否履行好國會賦予的“就業最大化和價格穩定”的雙重責任,尚待實踐檢驗,不過鑒於這些不確定因素,美聯儲在機制上對政策框架有效性的保障進行安排,明確在每年會審查新框架的原則並做出適當調整,每五年對貨幣政策框架、工具和溝通方式進行一次公開審查評估。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

2020-08-31
查看详情
美聯儲“歷史性寬鬆”,美債收益率為何還漲了?

作為美國利率政策的錨點,美聯儲通脹目標的任何變化,都是市場緊盯的對象。隨著週四一項調整的宣佈,這個錨點也迎來罕見變化,為美聯儲在更長時間內維持貨幣寬鬆打下了鋪墊。 對於美國債市來說,與貨幣寬鬆加碼相對應的,本應是債券價格走高,從而推動收益率走低。但週四發生的一切,幾乎都與這一常識相反。 美聯儲做了什麼? 美聯儲週四一致批准了一項新策略,將已實施了三十多年的做法擱置:提前加息以抵禦更高通貨膨脹。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週四的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演講中公佈了這一最新調整,稱這些變化反映了美聯儲官員近年來吸取的教訓,即在失業率降至歷史低位時,通脹並未如預期的那樣上升。 " 這反映了我們的觀點,即可以維持一個強勁的就業市場而不會引起通貨膨脹的爆發。" 鮑威爾稱。 此前美聯儲盯住的 2% 這一通脹目標,如今變成了一段時間內 " 平均 " 增長 2%,也就是美聯儲將在經歷一定時間的低通脹之後,允許接下來一定時間內出現更高的通脹。 市場認為,這是 2012 年來美聯儲對政策框架進行的最大調整,實際效果可能是美聯儲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不會考慮加息。 美債走勢反常 在上述調整公佈後,美國 30 年期國債收益率週四不僅沒有下跌,反而大幅上行 8 個基點,至 1.5%,創 6 月以來新高。週五亞市盤初,這一收益率又再度走高將近 6 個基點至 1.56 附近。 美國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週四也上行 6 個基點,至 0.75%。5 年期國債收益率週四上行幅度最小,為 3 個基點,至 0.3%。週五亞市盤初,5 年期收益率再度上行約 2 個基點至 0.32%。 隨著長端收益率上行幅度遠超短端,這也導致美債收益率曲線進一步陡峭化,30 年期與 5 年期國債利差目前已擴大至 124 個基點,創三個月新高。 如何理解? 從直觀上來看,美聯儲這一政策調整有利於支撐市場對美債的需求,因而利好於美債價格,美債收益率本應下行。 在上述消息公佈後,美債市場的反應也的確如此。如上述走勢圖所示,各期限債券收益率均出現短線快速下行。 但是,很快這種趨勢就徹底扭轉,美債遭到全面拋售,尤其是長端的 30 年期拋售幅度更加猛烈,收益率上行幅度遠超較短期限的品種。 在分析師看來,之所以出現這種變化,是因為投資者在第一時間對美聯儲政策調整作出本能反應之後,在重新審視時將注意力焦點放在了政策中對債市利空的一面。 這種利空就是,儘管美聯儲公佈的政策調整預示著接下來美國通脹會走高,但美聯儲並未與此同時承諾要加大對長端美債的購買力度。 考慮到目前美國仍在對經濟進行財政刺激,接下來還會有大批量的政府債券供應湧入市場,美聯儲當前的購債力度根本沒法消化這些供應,供過於求的擔憂成了大量投資者集體拋售的導火索。 Federated Hermes 高級資管經理 Donald Ellenberger 表示,儘管鮑威爾公佈了新的政策框架,但是卻並未明說如何去實現平均 2% 的通脹目標,在購債上也沒有任何補充說明,這成了長端收益率與短端收益率利差擴大的關鍵驅動因素。 不過鑒於目前美聯儲新政策細節依然缺乏,市場對此仍存分歧。 摩根士丹利資產管理公司資深投資經理 Jim Caron 表示,市場對於美債收益率走高的擔憂過頭了,他的理由是美聯儲還在繼續進行 QE,這可能會被當做收益率調節工具,他們不會允許債券收益率升的過高。" 美聯儲仍在通過 QE 讓 30 年期收益率維持很低的水準。"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

2020-08-28
查看详情
直接掛牌不募資!美國批准全新的“ IPO 替代品”,大數據巨頭將高調嘗鮮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週三批准一種全新的 "IPO 替代品 ",將允許公司不通過傳統的 IPO 方式而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直接上市。 紐交所此前向 SEC 申請要推出這種新的公司掛牌方式,其副董事長兼首席商務官 John Tuttle 表示:" 這不是為了取代 IPO,而是為了提供一條通往公開市場的新途徑,這可能更適合某些公司的情況。" 新的直接上市方案指公司將其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但不用像 IPO 那樣雇傭銀行進行承銷。 除了節省手續費之外,該方式還使公司避免了對 IPO 的一些常規限制,例如防止內部人員在短時間內出售股票的鎖定期。 8 月 25 日週二,美國大數據明星公司 Palantir 向 SEC 遞交了招股書,擬於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 PLTR。 Palantir 正是計畫讓股票直接上市交易,這與 2018 年 Spotify 上市以及 2019 年 Slack 上市的做法相同,都不會通過 " 上市 " 這一行為直接募集資金。 這一 "IPO 替代品 " 可能成為一種更受歡迎的選擇。通過直接上市,公司將能夠在交易的第一天通過一次大型交易發行新股並出售給公共投資者,類似於傳統 IPO 的首次交易。 本周納斯達克也發佈了自己的直接上市計畫。該計畫與紐交所的計畫大致相似,但納斯達克的擬定規則將允許公司的股票以一個相對紐交所而言,更廣的價格範圍開始交易。 不過有反對者認為,該計畫使得公司可以規避 IPO 程式,可能損害投資者利益。例如沒有銀行充當 " 穩定劑 " 來支撐股票價格,在首次公開出售後價格急劇下跌將對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 由退休基金和其他大型基金管理人組成的機構投資者委員會在 7 月就要求 SEC 拒絕該計畫。該委員會擔心美國證券法的內容更多是考慮傳統 IPO 的情況,這種直接上市或將能夠規避股東的訴訟。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

2020-08-27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