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们的需要 我们的专注
Your Needs Our Focus
财经快讯
-
市場等待鮑威爾講話,美股三大股指期貨小幅上漲,美元連漲3日
11月8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即將發表講話,美股三大股指期貨上漲,歐股漲多跌少,因原油需求不足,油價繼續承壓。 美股三大股指期貨小幅上漲,以藍籌股為主的道指期貨漲0.1%; 標普500指數期貨漲0.07%; 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100指數期貨漲0.01%。 歐股小幅上漲,德國DAX指數漲0.03%,英國富時100指數漲0.03%,法國CAC指數漲0.25%,歐洲斯托克50指數漲0.02%。 本周經濟數據較少,市場關注焦點為美聯儲官員表態,尋找聯儲是否已結束加息的“蛛絲馬跡”。 北京時間11月8日22點15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在華盛頓一場活動上發表講話。 美元連續三日走強,美債小幅下挫 此前,兩位美聯儲高級官員的表態鷹派,令美元連續三日走強,截至發稿,美元指數漲0.29%至105.82。 数据显示德国通胀率降至两年多来最低后,欧元走软。 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也较周二的4.570%一度小幅上涨3个基点至4.6%,截至发稿,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波动不大。 ING外汇策略师Francesco Pesole表示美国的数据一直非常平静,因此主要推动美元上涨的便是美联储发言人的鹰派言论。他们仍然认为美联储将需要加息以遏制通胀。 油價延續繼續下行 對原油需求不足的擔憂蔓延,油價延續週二的下跌態勢,WTI、布倫特原油均跌近1%。 WTI原油下跌0.92%至76.66美元。 布倫特原油下跌0.83%至80.93美元。 美國能源資訊署(EIA)下調了未來油價的預測。 EIA預計,2023年布倫特原油價格為83.99美元/桶(此前預計為84.09美元),2024年布油價格料為93.24美元/桶(此前預計為94.91美元)。
2023-11-09 -
美聯儲多高官表態,加息呼聲仍在,普遍緊盯美債收益率,一致認為通脹太高
週二,美聯儲多位高級官員講話。 其中兩位高官美聯儲理事鮑曼和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Kashkari均發表了鷹派講話,提到未來美聯儲依然可能加息,這令當日美元上漲,原油、黃金等大宗商品價格承壓。 官員們普遍表示通脹仍然過高,抗擊通脹是首要任務。 多人提及,債市收益率上升導致金融環境收緊。 Kashkari:抗通脹之戰尚未結束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Kashkari表示,美聯儲決策者尚未在對抗通脹方面贏得勝利。 美聯儲必須在一段合理的時間內讓通脹率回落到2%。 Kashkari表示,如果有必要,將考慮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 他重申,現在斷言是否需要進一步加息還為時過早,官員們需要繼續關注數據,尤其是通脹數據的表現。 必須讓通脹和就業數據引導美聯儲。 如果通脹回升,那麼美聯儲的工作還沒有完成。 最終,經濟表現將告訴我們需要多少行動才能實現這一目標,目前還無從得知。 此外,沒有關於降息的討論。 Kashkari認為,美元相當強勁。 Kashkari透露,美聯儲對美國GDP的增長感到驚訝。 沒有看到很多跡象表明美國經濟正在走弱。 他還指出,美國的住房存在結構性不足。 美聯儲理事鮑曼:預計需要進一步加息 美聯儲理事鮑曼表示,她已經在10月31日-11月1日的FOMC貨幣政策會議上支援美聯儲按兵不動,但仍然預計美聯儲需要進一步加息。 如果抗擊高通脹所取得的進展陷入停滯,將支持繼續加息。 尚不清楚多大程度的緊縮會影響到美國經濟和通脹。 不過鮑曼同時補充說,自9月份以來,美債收益率飆升導致金融狀況趨緊。 鮑曼還表示,將密切關注後續發佈的美國經濟資料。 她提到,經濟前景存在異常高的不確定性,特別是考慮到最近的數據意外、數據修正和持續的地緣政治風險。 鮑曼認為,最新的就業報告顯示,美國勞動力市場就業增長穩健。 美聯儲理事沃勒:10年期美債收益率飆升是一場地震 美聯儲理事沃勒稱,對債券市場來說,美國國債收益率近幾周的飆升無異於一場“地震”。 10年期美債收益率自7月底以來已經上漲了超過100個基點,因此吸引了極大的關注。 儘管收益率過去幾天已經回落,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跌至4.55%,但其上月曾漲破5%。 債券投資者正在考慮美債收益率是否會重拾升勢。 沃勒指出,美國政府借款的增加提升了對未來利率上升的預期,而美聯儲為未來幾個月再次加息留有餘地。 不過沃勒提及,債市收益率上升導致金融環境收緊,可能會削弱進一步加息的動力。 沃勒表示,美國物價可能不會回落至新冠疫情之前的水準。 沃勒認為,美聯儲對實時經濟數據的需求正在增加。 如果聯邦政府停擺,美聯儲將無法獲取任何數據,來評估美國經濟並決定貨幣政策。 沃勒還表示,如果加息造成不穩定,美聯儲還有其他工具。 達拉斯聯儲主席:通脹仍然太高,難跌至2% 美國達拉斯聯儲主席Logan表示,美聯儲繼續忠於2%通脹目標是至關重要的。 必須繼續專注於及時遏制通脹。 雖然抗擊高通脹的努力取得進展,但通脹仍然太高。 通脹數據似乎意味著通脹朝著3%回落,而不會朝著2%下滑。 Logan指出,美國勞動力市場出現一些重要的降溫跡象。 就業人口高於趨勢水準,但職位空缺仍保持穩定。 FOMC在11月份按兵不動是適宜的。 Logan預計,將看到金融條件繼續收緊。 他稱將關注美債收益率走勢,以權衡對政策的影響。 Logan還提及,非常留意中東局勢所構成的經濟風險。 芝加哥聯儲主席:不想在利率決定上預先做出承諾 偏鴿派的芝加哥聯儲主席Goolsbee表示,美聯儲正在關注收益率走勢,需要找出長期利率上升的推動因素。 Goolsbee認為,美國就業市場正變得更加平衡。 但他仍表示,不想在利率決定上預先做出承諾。 他指出,很明顯,通脹現在是任務中更為關鍵的部分,美聯儲必須降低通貨膨脹,這是首要事件。 美聯儲負責監管的副主席Barr:仍然致力於抑制通脹 美聯儲負責監管的副主席、理事Michael Barr表示,美聯儲仍然致力於抑制通脹。 至關重要的是我們繼續做必要的工作,以確保將通脹率降至2%。 Barr的講話更多聚焦於私有穩定幣構成金融風險。 他在華府金融科技周活動上重申,美聯儲有關加密穩定幣對美國金融體系的潛在影響存在擔憂。 如果不加以控制,這些代幣可能等同於私人資金並對金融產生破壞穩定的影響。 Barr此前曾表示,由於金融網路效應,與美元等資產挂鉤的私有行業加密代幣可能會迅速規模化。 Barr還重申,美聯儲將繼續研究央行支持的數字貨幣所需的技術。 他曾表示美聯儲不會推進任何計劃,除非國會和政府行政部門希望這樣做。
2023-11-08 -
全球市場大逆轉:只是一場巧合造就的“短暫狂歡”?
上周,在美聯儲加息周期即將結束的預期下,美國股債迎來雙漲。而多位分析師警告,當前的美股反彈更像是熊市反彈沒有基本面支撐,而美國國債供應過剩,財政框架的不可持續性可能會繼續引發市場對美債的拋售。 美國十年期收益率在上周五創一個月新低,連續三日盤中降超10個基點,上周累計下降約26個基點。納指五連漲一周漲超6%,標普連續兩日刷新10月17日以來高位,道指刷新9月21日以來高位。全球股市也創下近一年來最大周漲幅,MSCI全球指數本周創十個月最大五日漲幅。 對於上周美股美債攜手上漲,Annex Wealth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Brian Jacobse認為,這是一個絕妙的巧合,首先是美國財政部新一季再融資債券發行規糢低於市場預期,降至7760億美元,然後又是美聯儲暗示加息周期已經結束,兩者相繼發生推動市場熱情。 而這次股債雙雙反彈的行情可以持續嗎? 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師Michael Wilson表示,由於企業獲利前景黯淡、宏觀經濟數據疲弱以及分析師看法惡化,目前美股上漲缺乏技術面和基本面支撐,“我們很難對年底的反彈感到興奮”。 Wilson他表示,這波漲勢“看起來更像是熊市反彈,而非美股持續上漲的開始”,Wilson稱: 美債收益率下跌更多地與低於預期的發債規糢和疲弱的經濟數據有關,而不是對美聯儲將在明年早些時候降息的樂觀解讀。 貝萊德的分析師Jean Boivin則認為,美股在年底的任何反彈都可能是短暫的,因為股市並沒有完全反映利率在更長時間內保持較高水平的前景,美債收益率已攀升至多年高點,因投資者準備迎接美聯儲在較長時期內保持緊縮貨幣政策,历史表明,美國國債與股市往往呈負相關。Boivin表示: "我們要問的問題是,利率飆升是否已經傳導至股市,我們的答案是尚未。我們認為還會有更多的向下調整,但我們預計,一旦調整完成,2024年的環境會更好。” 美國國債供需仍不平衡 分析師指出,現在美國國債仍然面臨供應過剩的問題,買家寥寥無幾,巨大的美債發行量,正令美國走在一條不可持續的財政道路上,投資者對美國財政赤字的擔憂加劇,或使得美債進一步面臨拋售。 法興銀行分析師Albert Edwards在報告中指出,美債龐大的供應量令人擔憂: 盡管新一季再融資債券發行規糢為1120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1140億美元,但顯而易見的是美債整體發行量依然巨大,美國正走在一條不可持續的財政道路上。 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預測,長期來看美債占美國GDP的比例可能從現在的120%攀升到200%。 幾乎沒有跡象表明美國政府會很快限制支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推測,今年美國政府預算赤字預計將超過該國國內生產總值的8%,預計淨借貸將在五年內保持在國內生產總值7%的高位。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的數據,1973 年至 2022 年間,年度赤字平均占GDP的3.6%。 Janus Henderson 固定收益首席投資官 Jim Cielinski 表示,財政框架的不可持續性可能是引發人們對債券恐懼的最大因素,而現在沒有任何證據指向恐懼將消失: 同時,作為美聯儲緊縮政策的一部分,美聯儲持續進行量化緊縮(QT),以每月高達600億美元的速度拋售其持有的美債,而美國財政部仍在大規糢發債,兩者的匹配度明顯不可持續,這使得美債面臨流動性風險,造成了美債大幅下挫。 美國資產管理公司 T Rowe Price 的高級投資組合經理Quentin Fitzsimmons)表示,從財政部的公告和供應量的大幅增加中,你可以看出債券市場的變化,這才是債券收益率的真正問題。 押註美聯儲降息還為時過早 美聯儲之所以不提高政策利率,部分原因是此前的金融環境趨緊,特別是債券收益率上升、美元走強和股票價格下跌。這似乎是循環論證,但過去一周股票和債券價格的反彈,加上美元匯率的緩和,可能會進一步阻止預測的經濟放緩。 所有這一切都表明,盡管美聯儲可能不會進一步加息,但在2024年降息可能還為時過早。 前美國財長薩默斯警告投資者,勿要急於判斷美聯儲已完成任務,應警惕金融市場中洋溢著的有關美聯儲實際上已贏得抗通脹戰爭的樂觀情緒。 人們有點太急於宣布我們已經實施了全部所需的貨幣政策……我們本周看到了非常戲劇性的反應,美國國債和股票上漲,這讓我不像許多人那樣確信遏制通脹的任務已經完成、沖突已經結束。
2023-11-07 -
美國衰退交易≠衰退,年末行情切換或是“美麗的誤會”
摘要 1 美國衰退與寬松預期成為階段性最大的邊際變化 10月美國制造業、非制造業PMI均下行;就業數據大幅不及預期,失業率達到2022年2月以來新高。周五美國就業數據公布後,海外市場開始定價美國衰退:黃金價格上行而原油價格回落,投資者對2024年6月前美聯儲降息50BP以上的預期大幅提升。邊際變化後,經濟的全局仍是後續關註:至少從近期公布的數據來看,美國私人部門的消費與投資增長仍然比較強勁:美國私人部門消費和投資對2023年三季度GDP環比折年率的拉動分別為2.69%和1.47%,且制造業耐用品訂單和零售銷售數據在9月也仍然延續著修複的態勢。值得註意的是,如果市場預期長端利率持續下行,那麼利率的下行可能反而會帶來部分需求的擴張。以美國房地產市場為例:2021年長端利率的上行曾抑制住房需求的增長;當前美國住房銷量已經開始反彈,如果未來長端利率走弱,本身又弱化了利率對壓制房貸市場的壓制。本輪海外滯脹中,除了供給沖擊,過去10年不斷投放的貨幣重新恢複流通速度也是重要原因。如果在寬松預期下利率走低,那麼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海外“衰退預期下利率下行—需求增長—通脹壓力上升—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利率上升—需求走弱—衰退預期下利率下行”的循環可能會再度出現。 2 看似“順理成章”的年末切換 投資者印象里,A股市場在年末的最後兩個月往往會發生切換,這成為當下的某種念想,客觀數據上看:過去十年中,確實有八年出現了成長/價值風格切換的現象;但從行業層面來看,過去十年中,只有四年(2014、2018、2021、2022)出現了領漲行業的切換;從基金表現的層面看,就只有兩年(2014、2022)曾出現過部分前期業績不佳的主動偏股基金“翻身”的情況。如果投資者想要博弈年底這兩個月的市場切換,那麼2018年的經驗可能更有參考意義:一方面中美關系都存在階段性緩和的可能,另一方面海外利率環境可能會寬松。從2018年末市場領漲行業切換的經驗來看,前期回撤較大的資產在最後兩個月可能會有更好的表現。 3 國內基本面的變化:利潤分配的重塑 本周公布的國內PMI數據進一步驗證了本輪補庫周期中營收同比增速低於庫存同比增速的特徵:2023年10月PMI的各分項指標中,除產成品庫存分項仍在上升外,新訂單、生產等其餘各分項幾乎都在收縮。在國內需求彈性有限且海外供應鏈重塑的環境中,中游制造業企業不得不加大生產和庫存持有來以應對將來行業的“內卷”,而存在供應瓶頸的上游將會迎來分子端業績彈性的回歸。從A股上市公司的三季報看,以原材料為代表的上游制造業景氣度顯著回暖且具有較高的盈利彈性,而中游制造業則需要面對更大的阻力。 4 結構上或許是“美麗的誤會” 對於市場本身我們保持積極,中美實際利率的聯合下行才應是明年的重要驅動。但當下,當美國衰退預期遇上行情進入年末,又恰逢市場最追捧的“成長風格”相對低位,切換變得是如此“順理成章”。未來一個月,市場或將重回對“收益彈性”的追逐,就如同今年1月和5-6月那般。漫長季節中新的一場“美麗的誤會”正在萌芽,當每次突圍失敗後,投資者會重新回到擁抱底層資產的現實中。我們的配置更在應對中期,捕捉短期結構上交易機會或許有限:第一,供給端存在瓶頸、且受益於海外利率下行的大宗商品相關資產(銅、油、油運、鋁、貴金屬、煤炭);第二,年末博弈切換思路下,電新(鋰電、風電、光伏)等2023年以來成長板塊中回撤較大的行業;主題推薦機器人產業鏈;第三,紅利資產以配置資金驅動,博弈中回撤相對較小,建議逆勢布局。 報告正文 1、海外衰退交易再起,美國是否衰退有待觀察 1.1 美國經濟數據走弱,海外衰退交易再起 本周公布的海外數據似乎顯示出美國的經濟出現走弱的跡象。10月美國制造業PMI在連續三個月修複後轉向下行、非制造業PMI連續第二個月下行。除此之外,周五發布的10月新增非農就業數據超預期下行,且美國勞工部還對8月、9月的美國新增非農數據進行下修,修正後8月、9月的新增非農就業人數相比此前公布的初值下降了約12%。與此同時10月美國的失業率則上升至3.9%,為2022年2月以來的新高。 面對美國經濟數據的走弱,海外市場開始定價美國衰退。在11月3日周五晚間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公布後,黃金現貨價格走強且一度突破2000美元/盎司,而WTI原油價格則明顯下行,跌幅一度接近2%。投資者也開始定價美聯儲在面對衰退的前景下將開啓降息周期,聯邦基金期貨隱含的2024年6月前美聯儲降息50BP以上的概率在11月3日由26.3%上升至46.8%。 1.2 衰退交易不等於真正衰退 如果僅僅以美國10月的PMI數據和就業數據為依據就判斷美國將很快進入衰退,這可能為之過早。至少從近期公布的數據來看,美國私人部門的消費與投資增長仍然比較強勁:美國2023年三季度GDP環比折年率達到4.9%,為2022年以來的新高,其中私人部門消費和投資的拉動分別為2.69%和1.47%,美國制造業耐用品訂單和零售銷售數據在9月也仍然延續著修複的態勢。投資者很可能需要10月居民端與企業端消費與投資的數據公布後,投資者才能對美國經濟的前景有一個更為全面的認知與判斷。 如果未來海外在美國衰退預期下,出現長端利率持續下行的情境,那麼利率的下行對部分需求的壓制又會緩解。以美國房地產市場為例:美國住房銷量和美國抵押貸款利率之間的關系較為密切,2021年長端利率的上行抑制了住房需求的增長;當前美國的抵押貸款利率已處於過去十年中的高位,而美國住房銷量則已經開始反彈,如果未來長端利率走弱,可能會進一步刺激美國住房需求的釋放。過去一段時間,財政支出一方面支撐了經濟,一方面也形成了擠出效應,當一種需求有所回落,又會為其它地方的貨幣需求提供空間。過去10年的過度貨幣投放,曡加當下加快的貨幣流通速度,是當下滯脹難以根除的核心。 在海外長期供給因素主導的通脹中,需要持續緊縮的貨幣政策來抑制通脹的上行。如果在寬松預期下利率走低,那麼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海外“衰退預期下利率下行—需求增長—通脹壓力上升—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利率上升—需求走弱—衰退預期下利率下行”的循環可能會再度出現。 2、切換的“莫須有” 在過去十年中,A股市場在年末的最後兩個月往往會發生切換。 從市場風格的視角來看:過去十年中,有八年出現了成長/價值風格切換的現象。其中,2014、2017、2021和2022年為成長風格向價值風格切換,2013、2018、2019、2020為價值風格向成長風格切換。這形成了投資者願意博弈風格反轉的理由。 從行業層面來看:過去十年中,只有四年出現了領漲行業的切換。在2014、2018、2021和2022年,都出現了8-10月領漲行業在11-12月大幅跑輸市場的情況,同時新出現的領漲行業在11-12月相對大盤有明顯的超額收益。 從基金表現的層面看,也就2014、2022年出現了部分前期業績不佳的主動偏股基金“翻身”的情況。在2014年和2022年,1-10月Top20%的基金組(淨值收益率分位數80%-100%,淨值收益率分位數平均90%)在全年的平均收益率分位數分別下降到75.4%和82.8%;而1-10月表現最差20%的基金組(淨值收益率分位數0%-20%,淨值收益率分位數平均10%)在全年的淨值收益率分位數均值分別上升至25.9%和27.5%。 如果投資者想要博弈年底這兩個月的市場切換,那麼2018年11月前後市場切換的經驗可能更有參考意義。 2014年和2022年市場切換雖然劇烈,但是切換出現的主要觸發因素均為國內政策出現了重大的變化:2014年11月央行全面降息,標志著國內貨幣政策進入寬松周期;2022年則是新冠疫情防控全面放開。目前來看,國內政策不太可能出現重大變化:一方面,2023年三季度經濟數據顯示當前國內經濟仍有韌性,複蘇也在持續進行中;另一方面,目前國內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均在發力進行逆周期調節,短期內不太可能出現轉向。 而當前海外環境和2018年底時相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一是中美關系存在階段性緩和的可能性:2018年9月中旬,美國對中國發出談判邀請,之後12月初雙方同意停止加徵新的關稅;當前中美關系也出現了緩和的契機,外交部長王毅將在近期應邀訪美。其二是海外存在利率環境寬松的可能性:2018年四季度時美債收益率曾見頂回落;當前,由於美國經濟數據的走弱,市場對於長端美債收益率下降的預期也有所加強。 從2018年市場領漲行業切換的經驗來看,如果市場切換發生,那麼反轉效應可能會比較強,前期回撤較大的資產在最後兩個月可能會有更好的表現。2018年1-10月調整幅度較大的行業在11-12月大多可以取得超額收益,而1-10月調整幅度較小的行業在11-12月大多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行。不過值得註意的是,2018年並未帶來任何基金排名的逆轉。 3、國內基本面的變化:利潤分配的重塑 我們此前已關註到本輪補庫周期中營收同比增速低於庫存同比增速的特徵,這可能意味著本輪的經濟修複中需求彈性相對更弱。本周公布的國內PMI數據進一步支撐了這一特徵:2023年10月PMI的各分項指標中,除產成品庫存分項仍在上升外,新訂單、生產等其餘各分項幾乎都在收縮。 我們在此前的報告《反彈是風,價值是繩》中曾指出,在國內需求彈性有限且海外供應鏈重塑的環境中,中游制造業企業不得不加大生產和庫存持有來以應對將來行業的“內卷”,而存在供應瓶頸的上游將會迎來分子端業績彈性的回歸。這一結論在A股上市公司的三季報中也得到了驗證,從產業鏈視角來看,以原材料為代表的上游制造業景氣度顯著回暖且具有較高的盈利彈性,而中游制造業則需要面對更大的阻力。具體情況可參見報告《重塑利潤分配:2023年Q3業績解讀(一)》。 4、結構上或許是“美麗的誤會” 盡管當前斷言美國將進入衰退還為時過早,但美國經濟數據走弱顯然是本周海外市場的邊際變化,隨著年末基金業績考核的臨近,投資者對於市場切換的博弈可能也在增強,盡管历史上年末風格切換是一種或有的期待,但是市場的躁動之心可以理解。 但是不應該忽視的是,國內制造業利潤分配的變化也在悄然進行。未來一個月,或許市場將重回對於“收益彈性”的追逐,就如同今年1月在大盤成長風格,今年5-6月在主題成長風格中體現的那般。值得註意的是,當每次突圍失敗後,投資者會重新回到擁抱底層資產的現實中。需要承認,我們的配置或許並不是短期市場變化捕捉的最優解,但應對長期變化仍是我們的目標: 第一,考慮到國內利潤分配格局的變化,供給端存在瓶頸、且受益於海外利率下行的大宗商品相關資產(銅、油、油運、鋁、貴金屬、煤炭)仍是具有性價比的選擇。 第二,如果投資者希望博弈年末的市場切換,可以選擇兩種風格進行布局:電新(鋰電、風電、光伏)等2023年以來成長板塊中回撤較大的行業可能會有更好的表現;主題上機器人產業鏈的主題投資機會可能在有限的時間窗口取得彈性。 第三,紅利資產(公路、電力、四大行等)作為配置型資金的選擇,在未來交易主導的市場中回調有限,建議逆勢布局。
2023-11-06 -
中東「金主」助選莫迪?阿聯酋或將承諾投資印度500億美元
印度總理莫迪可能在明年大選前得到中東「金主」的支持。 美東時間11月2日週四,媒體引述知情者消息稱,阿聯酋在考慮向印度投資多達500億美元,作為押注其第二大貿易夥伴印度的部分行動,正在討論的協議包括投資關鍵的印度基礎建設項目以及國有資產,部分投資可能有阿布達比投資局(ADIA)、ADQ等主權財富基金參與。 知情人士稱,阿聯酋對印度臨時投資承諾可能明年初正式宣布,可能在莫迪明年尋求三屆連任前官方宣布。這些承諾不可能明確大筆投資的具體時間表,目前還未最後敲定宣布的時間以及投資規模。 阿聯酋有意大舉投資印度的消息不算意外。莫迪政府一直尋求加強同阿聯酋的貿易關係,莫迪是1981年以來首位訪問阿聯酋的印度總理,印度和阿聯酋在阿聯酋總統謝赫•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2017年訪印期間正式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今年7月,莫迪自2014年擔任總理以來第五次出訪阿聯酋,期間和阿聯酋總統會晤,雙方重申進一步加强两國投資關係的決心,並共同見證兩國央行簽署關於促進使用本幣進行跨境交易的諒解備忘錄。 若本週四的媒體消息屬實,明年初阿聯酋果真官宣將大舉投資印度,將給面臨選舉壓力的印度總理莫迪送上一份大禮,也是印度股市的好消息。 華爾街見聞曾提到,今年以來,印度食品價格的持續上漲引發民眾強烈不滿。當地機構分析稱,任何一個國家的執政黨都不希望在這種情況下面臨通貨膨脹,政府幾乎沒有犯錯的餘地。 5月,莫迪的競爭對手、主要反對黨國大黨在印度南部卡納塔克邦的關鍵選舉中獲勝,給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帶來了不小壓力。 由於風向標公司令人失望的獲利狀況挫傷投資人情緒,加之巴以衝突和美債殖利率走高,最近外資瘋狂拋售印度股票。上週海外基金撤資12億美元,為2月以來最大單週撤資規模,僅上週四一天就拋售了7.684億美元,是去年6月以來印度股市遭遇的最大單日淨流出。 本週一,華爾街知名投行Jefferies的全球股票策略主管Chris Wood警告,如果印度人民黨遭遇2004年時那樣的意外失利,預計印度股市將出現25%的回調,甚至更多。莫迪下台後,印度政府先前一系列激進的改革項目不會被取消,但「會有很大的調整」。
2023-11-03 -
鮑威爾傳鴿派信號,亞洲股市全線上漲
11月2日週四,在美聯儲發出政策緊縮週期可能結束的信號后,亞洲股市追隨美國股市和債券的漲勢而跳漲。 消息面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週三FOMC會後表示,金融條件“近幾個月來在長期債券收益率上升等因素的推動下顯著收緊”,但不排除未來繼續加息的可能性。 東吳證券認為,美聯儲刻意不讓「最後一次加息」落地,兌現「最後一次加息」很可能遙不可及。 所以將會一直保留一次加息的「懸念」 ,以引導金融市場收緊,從而最終達到軟著陸的狀態。 不過市場並不相信還存在「最後一加」,選擇跳過「口頭上的緊」,直接開始定價「 行動上的松」 美股應聲上漲超 1%,美債殖利率下跌 14 bp。 港股追隨隔夜美股上漲 恒生指數漲超1.2%,恒生科技指數漲超2.3%。 小米大漲5%,在ATMJX中遙遙領先; 小鵬汽車漲超9%,理想汽車漲超5%。 韓國、日本基準指數上漲 韓國綜指漲超1.7%,日經225漲超1.1%。 消息面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晨宣佈一項超預期的經濟刺激計劃,總規模超過17萬億日圓,其中約3.5萬億日圓的個人退稅以及超過1萬億日圓的低收入家庭補助將成為該計劃的關鍵部分。 岸田文雄指出,看到30年來首次出現朝新的經濟階段轉型的機會。 關鍵是提高企業的獲利性,從而可能會帶動工資上漲。 其他資產方面,WTI原油漲超1%,至每桶81美元以上,收復週三跌幅,現貨黃金持穩於1985美元附近,比特幣交易價格基本持平,在35500美元左右。
2023-11-02 -
日本YCC“名存實亡”
自2016年9月引入YCC機制以來,日本央行一直掌控著大權,多輪“寡婦交易”一次又一次落空,持債份額甚至超過日債市場半壁江山。 而隨著美日利差的逐步擴大,日本央行邁出了历史性一步,長達七年的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名存實亡”,日債市場交還給投資者手中,同時也為退出寬松政策鋪平了道路。 周二,日本宣布允許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升至1%以上,這是日本央行在三個月內第二次調整YCC政策,此前在7月份將上限從0.5%提高到了1%。 隨後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安撫市場稱,YCC的運作會更加靈活。分析指出,日本央行仍然強調其靈活性以及購買高於該水平債券的意願,但實際上這就是YCC的終結。 瑞銀資產管理的投資組合經理Tom Nash表示: 我們可以看到YCC正在被瓦解,市場正在回歸。現在,1%不再是一個需要無限火力的硬性限制,而是一個參考點,日債市場將在未來幾周測試這一水平。 Mizuho Research & Technologies高級經濟學家Hiroshi Miyazaki持有相似觀點: 在最後階段,YCC 似乎更像是一紙空文。投資者會質疑日本央行將耐心地繼續實施貨幣寬松政策的立場,因此他們會期待下一步,比如能夠更快地實現取消負利率。 YCC將“名存實亡” 日本央行新的YCC機制與之前的方法之間的區別是微妙的:日本央行有一個 10年期日債收益率可以變動的參考範圍,但其目標此前是“嚴格”適用1%的上限,現在1% 的水平本身已成為一個參考點,沒有任何具體的上限,這表明日本央行將允許收益率走高,但需要註意的是,如果需要日本央行可能會“靈活”地進行操作,使收益率回落。 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在周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他預計收益率的升幅不會超過1%,作為避免未來包括貨幣在內的金融市場波動的一個步驟,日本央行希望使債券市場的控制更加靈活。植田和男坦言,“7月份我們沒有想到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會如此迅速地接近1%,這背後的最大因素是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上漲幅度超出預期”。 東京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教授、前日本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Sayuri Shirai表示: 周二的決定是“一個非常強烈的信號”,日本央行並不願意無限制地購買債券。 有跡象表明,日本央行可能正在放棄對收益率曲線的控制,這表現在央行決定停止每天無限制地進行債券購買操作,也不再顯示央行購買時的收益率水平。 YCC框架更靈活的運作也可能帶來挑戰,短期內,投機者可能會嘗試更高的收益率來測試日本央行新防線,因此日債收益率的波動性可能會上升。從長遠來看,如果收益率保持在上限之上,YCC框架可能會流於形式。 為退出超寬松政策鋪平道路 目前日本央行仍將其政策利率維持在—0.1%,這是全球唯一負利率央行,今天的貨幣政策會議結果顯示,日本央行也大幅上調了通脹預期,稱預計2024 財年核心通脹率為 2.8%,這意味著日本通脹將連續三年遠高於 2% 的目標。 通過購買債券和非常規的負利率政策,日本央行在日本債務市場的影嚮力依然巨大,但通脹率在更長時期內升高的前景可能會讓人們猜測日本央行將進一步實現政策正常化。 植田和男承認,日本央行有可能實現可持續的2%的通脹目標,但其還沒有達到可以完全自信的程度,日本央行需要等待更可持續的工資增長跡象。 這一決定標志著日本央行朝著退出超寬松貨幣政策的邁出了一大步,日元走軟、債券收益率上升和持續通脹給日本央行帶來了壓力,迫使其放松寬松立場的核心部分。
2023-11-01 -
美債一片抄底聲中,市場老兵警告:這不是熊市終結的樣子!
伴隨著美債收益率的飆漲,華爾街抄底美債的呼聲越來越高漲。 不過,宏觀研究和機構經紀交易商Strategas潑了冷水,認為這可能犯下一個錯誤。 自美聯儲去年開始激進加息以來,長期美債收益率就呈現攀升態勢,雖然去年10月到今年4月的約半年時間里有一定緩和,長債收益率出現明顯回落。 上周,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短暫突破5%的重要關口,創下2007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不過由於此前於8月精準做空長期美債的Bill Ackman平掉空倉,美債收益率出現一定的回落。 目前,10年期美債收益率位於4.9%一線。 當前,投資級債券的收益率更高。 ICE美國銀行美國企業指數的有效收益率高達6.3%。 Strategas公司預計,美債殖利率恐仍走在上升趨勢,不能指望債券價格已經觸底。 類似地,在過去債券收益率下降的40年時間里,沒有多少投資者通過逆勢交易而真正賺到了錢。 因此,即使美債收益率接近週期性頂部,如果長期債券收益率的趨勢仍然是走高的,押注利率下跌是否會賺到真金白銀? Strategas公司認為,美債收益率未來會迎來頂部,更早而不是很晚,但令人震驚的是,許多人如此急切地預計收益率見頂,這不是美國國債在經歷了40多年來最糟糕的熊市行情之後,所應有的表現。 熊市是以冷漠和忽視結束的。 Strategas公司的看法與當前華爾街的主流觀點截然不同。 華爾街分析師們表示,現在是將現金投入美債的好時機,由於超低風險的美債收益率飆升,美債相對於美股而言多年來首次更具吸引力。 貝萊德、先鋒、Pimco等大型機構都在抄底美債。 據美銀統計數據,上周出現了自3月23日矽谷銀破產以來最大的周度美債資金凈流入,達到92億美元,其中長期美債資金出現有記錄以來最大凈流入達到56億美元。 週一,美國財政部更新的四季度預計借款規模降至7760億美元,低於分析師預期水準,但仍創歷年同期新高,在三季度借款1萬億美元后,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料將合計借款約1.5萬億美元。 數據公佈后,美債收益率短線回落。 當前投資者密切關注美聯儲的行動,美聯儲本週三的會議料將按兵不動。 此前9月份的FOMC會議顯示,官員們預計今年將再加息一次,然後在明年有兩次降息。
2023-10-31 -
超9500人死亡!電力、通訊被切斷!迄今最嚴重轟炸!以總理:第二階段作戰已開始
當地時間10月29日,加薩地帶衛生部門表示,本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已造成加薩地帶超8,000人死亡。 此外,巴勒斯坦衛生部當地時間10月27日發布消息稱,本輪巴以衝突已造成約旦河西岸110人死亡,超過1,900人受傷。 另據《耶路撒冷郵報》先前引用以色列衛生部數據,截至當地時間10月18日下午,以色列方面已有超過1,400名以色列人和外國人死亡。 截至目前,本輪巴以衝突已致雙方超9,510人死亡。 以軍轟炸加薩走廊北部多個地區哈馬斯繼續發射火箭 根據巴勒斯坦通訊社消息,當地時間10月28日晚,以色列軍隊再次轟炸了加薩走廊北部地區,包括印尼醫院附近、拜特拉希亞地區以及加薩走廊北部的其他地區。截至目前,暫未有人員傷亡報告。 哈馬斯28日繼續向以色列發射火箭。一枚火箭擊中以色列阿什凱隆的海岸。進入夜間,特拉維夫和阿什凱隆拉響防空警報。根據《以色列時報》報道,28日晚,從加薩走廊發射的一枚火箭落在以色列阿什杜德的街道上,附近的汽車和房屋受損。另據塔斯社報道,針對27日晚間以軍展開的地面行動,哈馬斯表示挫敗了以軍從三個方向發動地面進攻的企圖,以軍遭受重大損失。 加薩地帶經歷迄今最嚴重轟炸電力通訊被切斷救援行動受阻 28日,巴勒斯坦衛生部長馬伊·凱拉在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7日晚,加薩地帶經歷了迄今為止最嚴重的轟炸,以色列當局切斷了加薩的電力和所有通訊線路,這阻礙了醫療救援行動的進行。 凱拉表示,避難所缺乏乾淨的水,衛生條件極為惡劣,疾病迅速蔓延。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多個國際援助機構28日表示,在以色列對加薩走廊的猛烈轟炸期間,當地通訊和網路服務中斷,這些機構、組織仍無法與加薩地帶的團隊進行溝通。 以色列總理:對哈馬斯的第二階段作戰已經開始 28日晚間,以色列戰時內閣在特拉維夫舉行記者會。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隨著27日晚間更多以色列地面部隊進入加薩走廊,針對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的第二階段作戰已經開始。 當地時間10月28日晚,以色列總理在記者會上 他表示,進行地面攻擊是戰時內閣和安全內閣一致的決定。 內塔尼亞胡也表示,擴大以色列國防軍在加薩的地面行動不會妨礙解救被扣押人員。 在記者會上,以色列國防部長約亞夫·加蘭特表示,以色列國防軍正在相關地點展開行動,正在打擊哈馬斯的地面和地下目標。他也表示,以方與哈馬斯在加薩的衝突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此外,在記者會上,以色列戰時內閣成員、反對黨國家團結黨領袖甘茨強調,以色列正在「盡一切努力」帶回被扣押人員。 當天稍早,《以色列時報》報道稱,以色列國防軍參謀長赫爾齊·哈勒維當天發表聲明表示,為了擊敗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並讓人質返回家園,以軍必須在加薩地帶發動大規模地面進攻,「雙方衝突已經持續三週,今天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另據《以色列時報》消息稱,28日晚,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丹尼爾‧赫格里表示,以色列軍方正慢慢加強在加薩走廊的地面行動。 哈馬斯稱已準備好立即釋放以方被扣押人員以方稱其為“心理戰” 綜合阿拉比亞電視台、《耶路撒冷郵報》等媒體消息,當地時間10月28日晚,哈馬斯一位領導人葉海亞·辛瓦爾發表聲明表示,哈馬斯「準備好」立即釋放加沙地帶所有以色列被扣押人員,以換取以色列監獄中的巴勒斯坦囚犯。 根據阿拉比亞電視台消息,以色列軍方當晚對此表示,哈馬斯關於交換被扣押人員的聲明是一場向以方施壓的「心理戰」。 以軍稱哈馬斯成員證實該組織藏身加薩走廊醫院 當地時間10月28日,以色列國防軍在其社交帳號上公佈了兩段審訊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成員的視頻,以軍稱,在審訊過程中,兩名哈馬斯成員證實該組織藏身於加薩走廊希法醫院地下。 哈馬斯對此暫無回應。 而前一天,哈馬斯曾否認藏身於加薩地帶醫院,並表示目前已經有約4萬名當地民眾因以軍空襲而流離失所,被迫在希法醫院臨時尋求庇護。 △總台記者觀察丨以軍稱仍在加薩地帶作戰哈馬斯否認藏身於醫院 以軍再次要求加薩北部居民向南部撤離 28日,以色列國防軍發出緊急聲明,再次要求居住在加薩走廊北部和加薩城的巴勒斯坦居民立即向南部撤離。 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丹尼爾·赫格里稱,向南部撤離是暫時的行動,一旦雙方激烈的敵對行動結束,這些居民就可以返回加薩走廊北部。 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已有57名員工喪生加薩走廊基本服務正在崩潰 根據《以色列時報》和天空電視台阿語頻道報道,當地時間10月27日,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近東救濟工程處)主任專員菲利普·拉扎里尼表示,自本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該機構已有57名員工喪生。 他同時指出,加薩地帶的基本服務正在“崩潰”,“藥品、食品供應和水正被耗盡”。此外他警告稱,加薩地帶的人們正在死亡,他們不僅死於炸彈和襲擊,很快還會有更多人死於對加薩地帶實施的封鎖。 世衛組織:有約26噸醫療物資等待進入加沙 根據半島電視台消息,當地時間10月28日晚,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譴責對加薩走廊衛生設施進行攻擊的行為。發言人表示,目前在加薩有數百名傷者正在無麻醉的情況下接受手術,還有約26噸的醫療物資正在等待進入加薩。 黎以臨時邊界交火不斷以方發射白磷彈 黎以臨時邊界的交火也仍持續持續。 以色列國防軍當地時間10月28日發布消息稱,以軍攔截了一枚從黎巴嫩發射的地對空飛彈,並對飛彈發射地點進行了打擊。以軍一架無人機對黎巴嫩境內試圖向以色列發射反坦克飛彈的武裝人員實施了打擊。 黎巴嫩國家通訊社報道說,黎南部提爾地區的居民當天聽到劇烈爆炸聲,隨後證實是一枚飛彈在該地區上空爆炸。黎以臨時邊界西段黎方一側的拉佈內赫、埃瑪沙阿布及其附近森林也遭到以軍發射的超40枚包括白磷彈在內的砲彈攻擊。以軍也向西段黎方一側的馬爾瓦辛發射了燃燒彈。 此外,以軍向臨時邊界東段的馬加勇地區上空發射了多枚照明彈。黎巴嫩真主黨宣布,當晚18時用「適當的武器」襲擊了以方一側的紮里特軍營。
2023-10-30 -
阿拉伯國家聯合聲明指責以色列,哈馬斯成員訪俄,伊朗近期軍演,油價一度跌幅收窄
據央視新聞等的匯總資訊,9個阿拉伯國家發表聯合聲明,指責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實施“集體懲罰”,油價盤中跌幅一度收窄。 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稱,將繼續對加沙地帶進行有限的地面襲擊。 伊朗軍方宣佈將於近期舉行軍演。 俄羅斯副外長同到訪的伊朗副外長舉行會談。 哈馬斯政治局成員率團對俄羅斯展開訪問。 巴以衝突最新進展 據央視新聞,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稱,將繼續對加沙地帶進行有限的地面襲擊。 當地時間10月26日,《以色列時報》援引以色列軍方消息稱,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丹尼爾·赫格裡表示,繼當地時間10月25日晚步兵部隊和坦克越過邊境圍欄對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的部分軍事目標、基礎設施和反坦克導彈發射站發動襲擊后,以色列軍隊將繼續對加沙地帶進行有限的地面襲擊。 當地時間27日晚也將進行突襲。 以色列國防軍仍將從海空兩方面對加沙地帶進行“大規模襲擊”,重點是擊殺哈馬斯高級成員和參與10月7日襲擊的成員。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10月26日,《以色列時報》援引以色列軍方消息稱,以色列國防軍表示,當天在對加沙地帶發動的一次空襲中,哈馬斯下屬的達拉吉-圖法營(Daraj-Tuffah Battalion)的3名高級軍事指揮官被擊斃。 達拉吉-圖法營隸屬於哈馬斯「城市旅」(City Brigade),被認為是哈馬斯最重要的部隊之一。 哈馬斯稱以方的打擊並未影響其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與政治水準。 據央視新聞,俄新社10月26日援引哈馬斯政治局成員消息稱,哈馬斯在加沙地帶的軍事和政治水準仍保持在高位。 以方在約旦河西岸一城鎮散發傳單,要求巴勒斯坦人離開並前往約旦。 央視新聞援引巴勒斯坦《聖城報》10月26日報導,以色列方面在約旦河西岸薩爾菲特西北部德拉斯蒂亞鎮(Deir Istiya)散發傳單,傳單上要求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必須離開,並前往約旦,如果不這麼做,他們將遭受武力襲擊並流離失所。 稍早,據央視新聞援引《以色列時報》10月26日報導,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表示,當適當條件出現時,計劃中對加沙地帶的地面進攻將很快發生。 以色列正在從海陸空三方打擊哈馬斯目標。 近期,以色列防長加蘭特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均多次表示,以軍將在加沙地帶發動地面進攻。 近日,以軍地面部隊在加沙地帶週邊也在持續進行準備工作。 據央視新聞援引《以色列時報》10月26日報導,哈馬斯聲稱,近50名在加沙地帶被扣押的人員在以色列發動的空襲中喪生。 以色列方面表示,哈馬斯經常編造此類言論,並對被扣押人員的家屬和普通民眾進行“心理戰”。 當天,哈馬斯下屬武裝派別卡桑旅發言人阿布·烏拜達表示,在過去幾個小時內,約50名被扣押人員在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發動的空襲中喪生。 卡桑旅還表示,在以方達到哈馬斯所有要求並簽署交換被扣押人員的協定前,他們不會釋放這批人員。 據央視新聞援引《以色列時報》10月26日報導,一架以色列無人機墜落在以色列北部城市馬婁特塔爾希哈的民居陽臺上,造成7人受傷。 當地醫院表示,6名傷者接受治療后已返家,另有1名66歲的男子需要住院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以色列國防軍表示,該起事件正在調查中。 9个阿拉伯国家发表联合声明 据央视新闻援引《以色列时报》10月26日报道,阿联酋、约旦、巴林、沙特阿拉伯、阿曼、卡塔尔、科威特、埃及和摩洛哥9个阿拉伯国家发表联合声明,呼吁联合国安理会立即通过有关在加沙地带实行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草案。联合声明中提到,这9个国家谴责以色列在加沙地带杀害平民,称“自卫不能成为违反国际法和故意无视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权利的理由。”他们还指责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实施“集体惩罚”,造成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 伊朗和俄罗斯动向 伊朗军方宣布将于近期举行军演。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0月26日,伊朗军队宣布,将在未来几天内举行军演。据了解,参加演习的将包括装甲、导弹、无人机等部队。 俄罗斯副外长同到访的伊朗副外长举行会谈。据央视新闻援引俄新社报道称,当地时间10月26日,伊朗外交部副部长巴盖里正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进行访问,并同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和加卢津就中东地区局势等话题举行了会谈。 哈马斯政治局成员率团对俄罗斯展开访问。据央视新闻援引俄新社报道,当地时间10月26日,哈马斯代表团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进行访问,该代表团由哈马斯政治局成员穆萨·阿布·马尔祖克率领。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已确认这一信息,并称俄外交部将发布相关通告。 其他国家外交 据央视新闻援引巴勒斯坦通讯社10月26日报道,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与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通电话。在通话中,双方讨论了巴以局势的最新事态发展。阿巴斯强调,必须立即停止对加沙地带民众的袭击,强调必须使平民免遭战火。他呼吁有必要开放永久性人道主义走廊,以尽快运送援助物资,并提供水电。必须实施基于国际合法性的政治解决方案,以便巴勒斯坦人民实现其合法权利、自由、独立和主权,保障该地区所有人的安全与稳定。米佐塔基斯则表示,欧盟理事会正在研究最新事态发展,他将向欧盟领导人通报巴勒斯坦的诉求和最新进展,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与巴方保持联系,以控制事态的发展。 联合国秘书长与约旦副首相兼外交与侨务大臣进行会晤。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0月26日,约旦副首相兼外交与侨务大臣萨法迪在联合国大会第10次紧急特别会议期间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进行会晤。双方讨论了如何动员有效的国际支持、制止加沙地带冲突及其正在造成的人道主义灾难。 金融市场反应 9個阿拉伯國家發表聯合聲明,指責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實施「集體懲罰」,油價盤中跌幅一度收窄,不過此後跌幅再度擴大。 WTI 12月原油期貨收跌2.18美元,跌幅2.55%,報83.21美元/桶。 布倫特12月原油期貨收跌2.20美元,跌幅2.44%,報87.93美元/桶。 避險資產美債和黃金上漲。 美國10年期基準國債收益率下跌11.04個基點,報4.8445%。 兩年期美債收益率下跌7.91個基點,報5.0416%。 COMEX 12月黃金期貨收漲0.13%,報1997.40美元/盎司。 風險資產下挫,美股大跌,納斯達克100跌超1.9%,相對7月高點下跌11%,進入技術性調整區間。
202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