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们的需要 我们的专注
Your Needs Our Focus
财经快讯
-
個股分析:Petrobras (PBR)
巴西石油 (PBR) 是巴西國有的綜合性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市值近 860 億美元。 早在 7 月 28 日,PBR 報告了公司有史以來最好的季度業績,第二季在 114 美元布倫特油價環境下,自由現金流為 128 億美元。 早前在第一季在布倫特原油平均每桶 100 美元時,自由現金流為 80 億美元。 PBR 的市值為 862 億美元,這意味著布倫特原油價格為 100 美元時公司的自由現金流年化收益率為 37%!公司最近宣布了 170 億美元的意外紅利,部分原因是政治壓力。 雖然未來股息可能會減少,但當股息收益率接近 20%時,即使減少 30% 派息,股息率仍達 14%。 近年來,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穩步降低了負債。 在 COVID-19 引發的石油價格崩盤之前的 2019 年,公司的淨債務為 870 億美元。 在最近一個季度,公司已將淨債務減少至 536 億美元,考慮到 1H22 的自由現金流為 200 億美元,債務水平是可控的。 巴西石油公司在 2022 第二季的總產量下降了 5% 至 2.65 mmboe/d。 然而,該公司仍預計 2022 年的平均產量為 2.6 mmboe/d。 根據公司在 2021 年底公佈的一項戰略計劃,PBR 將逐漸轉向開發鹽下層油田資產,這類資產是位於海底數千英尺,鹽層之下的深層濃縮石油儲量。隨著技術的進步,鹽下層石油儲量的生產力很高(有助於產量增長),並且具有低提升成本的優勢。向低成本資產的轉變將有助 PBR 將其生產成本從目前的每桶 42 美元(包括 20 美元的稅收)水平降低。 買入價:US13.00; 目標價:US$16; 止蝕價:US$11.50。 發佈日前收市價:US$13.68; 同日標準普爾 500 指數值:4297.14 (筆者是證監會持牌人,並沒持有 PBR股票)
2022-08-16 -
美銀測算:“量化緊縮”將令標普500下跌7%
美國銀行表示,如果歷史可以作為參考的話,美聯儲縮表會對股市構成風險。 該行在研究了2010-2019年美聯儲購債與標普500回報率之間的歷史關係後,在週一的一份研報中得出結論稱,到2023年,量化緊縮將導致標普500較當前水準下降7%。該行還表示,同期超過50%的市場走勢與量化寬鬆政策相關。 美聯儲從6月開始縮減其8.9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兩個月過去,標普500指數上漲了4.8%。 那麼,後期美聯儲縮表對股市的影響會否如美銀所預計? 分析師們持兩種不同看法。 獨立顧問聯盟(Independent Advisor Alliance)首席投資官Chris Zaccarelli表示,QT無疑已讓位於通脹和衰退擔憂等更緊迫的挑戰。然而,隨著經濟增長繼續放緩,美聯儲減持資產可能會成為市場面臨的首要問題。 投資顧問公司EQM Capital創始人Jane Edmondson則表示: “市場似乎並不擔心QT,我認為鑒於美聯儲的QT計畫已充分計入預期,市場已經將其消化了。” 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曾提及兩個“截然相反”的關於美聯儲縮表對股市影響的故事。 一個是1999年縮表,當時美聯儲匆忙回撤流動性,隨後“互聯網泡沫”破滅,股市暴跌。 另一個是2017年縮表,當時在美聯儲從4月釋放縮表信號到10月開始縮表的全過程,由於預期計入充分,縮表對資產價格衝擊相對有限,美股反而更多受增長因素主導。 從2017年縮表的經驗來看,對於美股來說,若市場預期充分計入加息、縮表風險,則真實影響在一開始並不一定很大。對遠端股市及債市的影響,更多的還要結合基本面環境因素考量。 回顧本輪縮表:1月5日,美聯儲公佈去年12月的FOMC會議紀要,釋放出縮表信號;2月16日,美聯儲在1月FOMC會議紀要中提及,這次縮表步伐可能超過2017-2019年,未來可能大幅縮表;3月16日,美聯儲3月FOMC會議暗示,或將5月會議開始縮表; 4月7日,美聯儲3月FOMC會議紀要公佈縮表路線圖,最早5月會議開始縮表,速度會比上次縮表快;5月4日,美聯儲5月FOMC會議後宣佈6月啟動縮表。6月1日,美聯儲縮表正式啟動。 這個過程中,美聯儲的“預期管理”使得縮表計畫基本與市場預期一致。 更重要的是,華爾街見聞也曾提及,目前為止,美聯儲縮表速度還遠遠滯後於原計畫,後續可能繼續滯後於原計畫。 亞特蘭大聯儲經濟學家的一項新研究發現,與美聯儲為抗擊通脹而加息相比,縮表對經濟的影響相對較小,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影響將不超過3次25個基點的加息。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2-08-16 -
歐美滯脹“魅影”籠罩,新興市場資產成“投資解藥”?
年來首次,美國和其他發達經濟體的基金經理和投資者似乎不得不尋找一種能夠同時戰勝通脹和衰退的投資組合策略。由於美聯儲今年以來激進收緊貨幣政策,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股票和債券今年很長一段時間都持續下跌。但市場人士認為,新興經濟體資產或許會成為歐美滯脹下的“投資解藥”。 全新的交易模式 720242%200850% 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Jamie Dimon510%20~30%20~30%20~30% 不論如何,眼下的情況對這一代交易員和投資者而言都是陌生的。自年以來,經濟增長和通脹風險一直相伴而行,而經濟衰退則往往也會同時導致物價走低。但這次,通脹和增長已經脫鉤,兩者同時惡化,需要一種全新的交易模式。 (Natixis)Trinh Nguyen 瑞穗銀行()經濟和戰略主管瓦拉森()坦言,我們並非認為,新興市場可以免受發達經濟體滯脹的影響。事實上,歐美滯脹將在整體上影響新興市場各類資產,引發資金外流,因為投資者將更青睞具有避險性質的美元。只是,“在這場滯漲交易動盪中,唯一能夠勉強維持一些增長、一些刺激措施並給投資者帶來一些正收益的地方就是新興市場。”他說。 在分析師看來,雖然美國和歐洲的滯脹可能會阻礙那些依賴出口的新興市場經濟體,但可能會讓國內消費需求強勁、對全球市場依賴較少的新興市場經濟體獲得競爭優勢。按此標準,印度股票和巴西貨幣等新興市場資產存在眾多投資機會。 比如,印度的出口對其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僅為,分析師還預測印度將成為年增長最快的全球主要經濟體之一。印度股市也是今年至今全球少數仍錄得上漲的市場。 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Sue Trinh792 蘇 此外,分析師指出,那些國內貨幣政策環境相對較為寬鬆的新興市場經濟體資產也值得一投,投資收益率方面的優勢也是選擇新興市場資產的標準之一。 “綠洲”。投資者目前對大部分拉美經濟體持續的高通脹和由貨幣政策收緊所導致的增長緊縮感到悲觀。而在巴西,一系列激進加息使得其通脹數據在月放緩,同時,巴西基準年期國債的實際收益率達到個百分點,是彭博追蹤的所有國債中經通脹調整後的最高收益水準。 Vishnu Varathan “全球滯脹衝擊不太可能完全不影響新興市場,但滯脹類型的風險不是單一的,而是一系列風險。因而,新興市場的各類投資機會可以幫助對沖發達市場的風險。”他稱。
2022-08-15 -
美市:債市拖累股市,期權策略
昨天本欄提及投資者還需對美市保持警惕和關注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的走勢,因在當前環境下,長債收益率上升將對股市產生負面影響。昨天美國市場開盤強勁,標準普爾 500 指數最多上漲 1.1%,而納斯達克指數最多上漲 1.3%。開市早段十年期國債價格也上漲,價格上漲即是國債收益率下降(兩者呈反向關係),這進一步提振了科技股。之後債券價格開始走低,代表收益率開始走高。這個逆轉的部分原因可歸因於對通脹的擔憂再度抬頭,例如石油、軟商品和天然氣等大宗商品價格昨日攀升。最後收益率上升給股市帶來壓力,標準普爾 500 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分別扭轉早段升勢,收低 0.07% 和 0.58%。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收於 2.89%,遠高於早上 2.73% 的低點。回顧在 CPI 數據發布之前,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在 2.78% 左右,因此長期利率實際上已高於 CPI 和 PPI 數據發布之前的水平。 正如本欄昨天提及,短期內還有其他理由對市場保持謹慎,在此不再重複。 今天將專注於如何使用期權來管理風險,同時保持投資組合上行回報潛力。這有別於出售所有或部分股票提高現金水平的效果。 假設一位投資者持有約 26,400 美元(210,000 港元)的多元化美國股票投資組合。 如果投資者認為納斯達克 100指數(有別於常獲報道的 納指,納指 100 才有期貨和期權)將隨著通脹擔憂重燃而再次調整,那麼購買 2022 年 8 月 31 日到期的 MNQ 13200 看跌期權可能是對沖該投資組合的好方法。這將花費 2 美元 x 232 點 = 464 美元(約 3,640 港元)。 對於一些投資者來說,為 19 天的對沖支付 464 美元或投資組合的 1.75% 似乎很昂貴(年化率超過 33%)。 如果投資者預期納斯達克 100 指數能夠在某個水平上找到支撐,那麼他就可以利用這點來降低對沖成本。 假設投資者預計納斯達克 100 指數在 12600 點有好的支持,那麼他可以賣出行使價為 12600,與上述 13200 看跌期權在同一天到期 的 MNQ 看跌期權。賣出看跌期權將帶給投資者 88 x 2 美元 = 176 美元,但也代表投資者的對沖策略獲利將停止在 12600 點。現在,投資者的期權對沖成本僅為 [(232-88) x 2 美元] = 288 美元,或 投資組合的 1.1%。 那麼如果納指100 在 8 月底跌至 12600 點或以下會怎樣呢? 基本投資組合(26,400 美元)可能會蒙受一些損失,但期權對沖將獲得:(600 x 2 美元) – 288 美元 = 912 美元,或 3.45% 回報 (912/26400)。 根據投資者的投資組合內持有的股票,投資組合的損失可能大於或小於 912 美元,但收益就是收益,亦有助於減輕整體組合損失。 另一方面,如果市場再上漲 5% 或 10%,會發生什麼? 這個策略的損失是限定在288美元,所以不管納指 100 上漲多高,最大損失都是288美元,亦不會出現被夾淡倉的可能性。 投資者仍然可繼續持有他的投資組合,在升市中獲利。總而言之,如果策略正確(市場下跌)最高回報 +3.45%,如果不正確(市場不動或上漲)最多 -1.1% 損失。 3:1 的比率通常是可取的,因為從長遠來看,投資者只需要在一半的時間正確,就可長遠在對沖策略上獲利。很多時候,實施這種策略的最佳時機是市場強勁且超買的時候,以及市場自滿情緒高漲的時候。 考慮到這一點,如果投資者使用反向 ETF 進行對沖並且錯了,他可以而且很可能損失超過 1.1%。 而使用期權的缺點是策略有時間限制,在上述例子中是 8 月 31 日。
2022-08-12 -
香港今年最大IPO!中國中免擬融資170億港幣
中國最大的免稅零售商中國中免正在尋求在香港上市,計畫籌資170億港元(約合146億元),這可能是香港今年規模最大的IPO。 據報導,中國中免商將開始接受投資者對大約1.028億股H股的認購,每股價格在143.5-165.5港元之間,低於其A股週五收盤價195.66元人民幣。 交易吸引了包括中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在內的9家基石投資者,認購約46%發售股份。此外,中金公司及瑞銀集團為其聯合保薦人。 中國中免的上市將提振香港低迷的IPO市場,今年迄今為止,香港僅有一筆規模超過10億美元的IPO。中國中免曾在去年12月暫緩了50億美元的H股發行。 中國中免在市場上有“免稅茅”之稱,是海南自貿區重要概念股之一,公司以免稅業務為核心,現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旅遊零售運營商。中國中免佔據海南離島免稅銷售的核心管道,也在中國及亞太地區的主要航空樞紐擁有經營免稅店的專營權。 華爾街見聞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2-08-12 -
美市:通脹,債市,企業盈利
CPI 8.5%9.1%CPI 5.9%6.1%500 2.13%2.89%500 11 2.7%WTI 1.6%10 CPI CPI 5 3.21%CPI 3.08% 到目前為止,市場未有逆轉跡象,市寬良好,主要指數亦保持在 天 ()平均線和 簡單移動平均線之上。隨著每周期權明天結算,週末前可能保持夾倉,因為很多市場參與者可能未有預料反彈如此強勁,部署不當而措手不及。 然而,有許多跡象表明投資者還需保持警惕或謹慎部署。 7 13 6 CPI 11000128506 7 現在謠言變成了事實,市場亦已經上漲了(納指)。通脹可能已經見頂,但 仍遠高於美聯儲 的目標。 有趣的是,亞特蘭特聯邦儲備銀行的 「粘性價格 」(“”), 用作衡量一籃子價格變化相對較慢的項目, 按年漲幅由 月的 加快到 月的 。即使 月標誌著通脹下降的第一個月,美聯儲還需要在未來幾個月繼續看到這種情況才可暫緩收緊貨幣政策。 VIX 19.744 18.57 1 16.43 VIX 其他擔憂與美國債券市場有關。 6 10 1010 9 950 最後,不要忘記,在周三 發布之前,企業新聞並不理想。 和 都對收益發出警告,季績後企業對第三季度的前景亦普遍持謹慎態度。盈利令市場失望是美國股票策略師邁克爾威爾遜看淡美國市場的原因之一。 板塊方面,早前看好的金融板塊昨天開始有突破跡象(例如 、、等)。能源和農業也可待調整吸納。對於估值較高的增長型科技股,累積巨大升幅後需要更加謹慎。
2022-08-11 -
美聯儲激進加息預期減弱,對新興市場債券意味著什麼
美國勞工部最新公佈的美國7月通脹數據兩年來首次放緩,同比上漲8.5%,低於6月的9.1%,且放緩幅度超預期,這提振了市場對美聯儲接下來不會激進加息的預期。聯邦基金利率期貨交易員現在預計,美聯儲在9月會議上加息75個基點的可能性只有43.5%,大幅低於數據公佈前為68%,交易員目前預計加息50個基點的概率為56.5%。 而對於美聯儲激進加息預期減弱會如何影響新興市場債券投資,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存在分歧。摩根大通敦促投資者利用新興市場債券“不可持續”的反彈,擺脫全球風險最高的債券,但摩根士丹利建議投資者繼續增持。 以西蒙·韋弗(Simon Waever)為首的摩根士丹利策略師在研報中寫道,週三公佈的低於預期的美國通脹指數應該會支持新興市場的債券。這是摩根士丹利自2020年11月以來首次看漲新興市場主權信用債。 這似乎也是市場的共識。週三,新興市場主權債相對於美國國債的利差繼續收窄,延續了7月中旬以來的趨勢,當時,這一利差一度達到兩年多來的最高水準。同時,摩根大通追蹤新興市場債券表現的一項指數,也在過去幾周表現強勁,收復了今年年初以來的部分損失。 但以莊阮(Trang Nguyen)為首的摩根大通策略師團隊則在研報中表示,新興市場債券近期的反彈不會持續很久。他稱,從短期來看,伴隨全球資金在上周自4月初以來首次淨回流新興市場債券,這些債券與美國國債間的利差可能繼續縮小,並將持續數月。新興市場債券目前的估值也尚未達到極限,一級債券市場(即新債發行)仍處於休眠狀態,因而可供投資已發行新興市場債券的現金充裕,但“建議投資者借此機會以較合適的價格拋售流動性較低的新興市場債券,並換倉到更便宜的債券中對沖拋售風險”。 在近期反彈後,摩根大通新興市場債券指數今年以來整體仍下跌了近17%,仍有可能錄得自1994年以來最糟糕的表現,因為投資者擔心,全球寬鬆貨幣時代的終結將導致新興市場國家出現一連串債務違約。 “雖然與一個月前的情況相比,市場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有所緩解,但緊縮的貨幣條件和揮之不去的衰退風險,會持續對新興市場國家構成關鍵的週期性阻力。”因而,莊阮稱,“我們認為本輪新興市場債券反彈只是一次技術性反彈,投資者需要更加謹慎地調整投資組合,增持避險性更強的債券。” 具體而言,莊阮的團隊將洪都拉斯和阿塞拜疆的美元債從重倉下調至市場權重,因為進一步反彈的空間有限,但上調菲律賓債券至市場權重。同時,他們重倉了羅馬尼亞債券,在已有頭寸基礎上進一步增持了塞爾維亞、印尼和斯里蘭卡的債券,減持了亞美尼亞、巴巴多斯、哥斯大黎加、肯雅和土耳其的主權債。該公司還將菲律賓提升至市場權重。 與摩根大通的悲觀預期相反,摩根士丹利正在加大對新興市場債券的風險敞口。韋弗建議增持埃及、烏克蘭和哥倫比亞發行的高收益債券。此外,他的團隊還增加了對阿根廷、薩爾瓦多、尚比亞和莫三比克債券的風險押注。在高評級債券中,他們推薦持有羅馬尼亞、墨西哥和巴拿馬的債券。 韋弗表示,雖然目前還無法對影響新興市場債券的外部因素進行全方面分析,但新興市場債券的總回報率近期已顯示出反彈趨勢,8月債券發行活動也沒有太大回升空間,因而新興市場債券與美國國債的利差在未來數月還會繼續收窄50個基點左右,債務評級為B級的新興市場債券的收窄幅度將會尤為顯著,資金將主要流向這類債券。
2022-08-11 -
個股推薦:Capri Holdings (CPRI)
Capri Holdings (CPRI) 是一家全球時尚集團。公司開發、製造和分銷全方位的時尚產品,包括服裝、配飾、手錶、珠寶、眼鏡。 Capri 擁有三個受歡迎和標誌性的品牌:Michael Kors、Versace 和 Jimmy Choo。 Michael Kors 約佔 CPRI 總銷售額的 60%,是公司產品組合中最重要的品牌。Versace 和 Jimmy Choo 分別佔 20% 和 12%。北美是公司最大的市場,約佔銷售額的 58%,其次是歐洲,佔銷售額的 27%,亞洲約佔銷售額的 15%。 CPRI 的優勢在於其強大的品牌資產組合。 儘管 2022 年第二季度面臨宏觀經濟挑戰,但公司在至 2022 年 6 月的季度業績在收入和盈利方面都超過了分析師的預期。第一季度總收入在報告基礎上增長 8.5%(達到 13.6 億美元,高於預期 9%)或按固定匯率計算增長 15.2%,反映出所有 3 個品牌的業績都好於預期(Michael Kors +5%/9 %;范思哲 +15%/+30%;Jimmy Choo +21/+30%;報告/固定匯率計算)。 除了中國市場受新冠疫情影響而錄得銷售下降外(下降 > 30%),公司在全球多個地區都獲得強勁增長。第二季營業利潤率為 18.5% 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但比管理層的預期高出 200 個基點。 因此,雖然 2022 年 6 月季度盈利從一年前的 2.19 億美元下降至 2.01 億美元,但每股收益 1.50 美元仍比市場預期高 0.14 美元。 考慮到極具挑戰的宏觀環境,公司對整個 2023 財年(截至 2023 年 3 月)的前景仍然相當樂觀。公司維持 18% 的全年營業利潤率預期和 6.85 美元的每股盈利。在收入方面,管理層預測 CPRI 在 2023 財年的收入約為 58.5 億美元。按報告的基礎,這比上一年增長約 3%,而按固定匯率計算,收入預計將增長約 10 %。 在通脹、央行加息、資產價格暴跌和全球經濟疲軟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壓力下,只有少數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公司能夠取得相當穩健的業績。CPRI 的估值吸引,市盈率為 7.6 倍,而五年平均值為 14.3倍。 買入價:US48; 目標價:US$65; 止蝕價:US$40。 發佈日前收市價:US$48.59; 同日標準普爾 500 指數值:4122.47 (筆者是證監會持牌人,並沒持有 CPRI股票)
2022-08-10 -
巨虧234億美元後 孫正義可能將軟銀私有化
在報告了234億美元的季度虧損後,孫正義可能將重新考慮將軟銀私有化。 週一,軟銀財報顯示第二季度淨虧損高達3.16萬億日元(合234億美元),刷新了上季度虧損1.7萬億日元的記錄,續創歷史新高。 軟銀創始人孫正義在發佈會上承諾大幅削減成本,並進行了一小時的公開自我批評。分析人士認為,種種跡象都表明他可能會重新考慮對軟銀進行管理層收購(MBO)。 管理層收購一般指企業內部的管理層進行收購的行為,具體來說是指相關公司的高層人員利用高負債進行融資,從而買斷相關公司的股權,使得公司變為其私人所有,以達到管理層控制、重組公司的目的。 媒體援引知情人士表示,在過去3年裏,孫正義曾多次提到講軟銀私有化,但一直拒絕踐行這一想法,部分原因是來自該公司最大的日本銀行貸款人——特別是瑞穗銀行的壓力。 在軟銀週一宣佈連續第二個季度出現巨額虧損之後,其旗艦願景基金也在全球科技股估值暴跌之際表現不佳,市場對其未來的爭論再次升溫。 交易員們在權衡,如果全球科技股沒有出現反彈,軟銀以後是否可能被迫對願景基金投資組合中的未上市部分進行額外的估值減記。 在軟銀的發佈會上,孫正義的語氣非常沮喪,並一再提到進行“自我反省”的必要性。 SMBC 日興證券分析師 Satoru Kikuchi 在週一晚間發佈的一份通知中表示: 軟銀是通過舉債來籌集資金的,因此沒有理由在股票市場上市。 他和不同的分析師都意識到,孫正義的策略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管理層現在似乎優先考慮保護資產負債表的穩健性,而不是像從前那樣大肆進行風險投資。 Kikuchi 認為,軟銀公司形式上的變化,例如MBO,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出現。 但也有分析師對軟銀的私有化持不同觀點。 據媒體報導,Ichiyoshi 資產管理公司的首席融資官 Mitsushige Akino 表示,MBO談判一直存在風險,最終孫正義可能會選擇讓軟銀在美國重新上市,以獲得更好的估值。 他同時也補充稱,週一的財報數據留下的巨大疑問是——孫正義是否具有真正專業投資者的技能和知識:“也許他只是一個富有的業餘愛好者,孫正義並不是超級明星。從因果關係來看,他現在處境艱難,因為他正在高價買入股票。” 分析師 Pelham Smithers 則認為,MBO是一個越來越難做的交易,因為軟銀已經負債累累。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2-08-10 -
個股推薦:默克公司(MRK)
默克公司 (MRK) 是世界上最大的醫療保健公司之一。 默克生產處方藥、疫苗、生物療法和動物保健產品。 在 2022 年 7 月 28 日,默克公佈了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的第二季度業績。收入增長 28.1% 至 146 億美元,超過預期 7.5 億美元。經調整後盈利為 47 億美元,或每股 1.87 美元(比預期高 0.16 美元),大幅超越去年的 16 億美元或每股 0.61 美元。 當天默克公司還提供了 2022 年的最新展望。公司將調整後的每股盈利預期範圍縮小至 7.25 美元至 7.35 美元,而此前為每股 7.24 美元至 7.36 美元。 收入預計在 575 億美元至 585 億美元之間,高於之前的 569 億美元至 581 億美元之間。 默克的腫瘤學產品組合是業內最強大的產品組合之一,它將推動未來的增長。 其旗艦藥物 KEYTRUDA 的銷售額在 2022 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長 30% 至 53 億美元。該產品在 2021 年的收入超過了 170 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 20%,今年可能達到 200 億美元。 Keytruda 繼續在許多用途中看到市場份額的增長。 藥物 Lynparza(增長 17%)和 Lenvima(增長 33%)也表現強勁。 即便如此,默克公司仍在積極努力通過研發和收購(例如 Seagen [SGEN])來擴大其腫瘤學產品組合。 由於中國的需求特別強勁,默克公司的 HPV 疫苗 Gardasil 的第二季銷售額增長了 36%,達到 16.7 億美元。 默克擁有穩健的資產負債表和強現金流產生能力。 該公司過去 12 個月的每股自由現金流為 5.69 美元,相當於 6.4% 的自由現金流收益率。 股票 11.9 倍的市盈率低於其 14.5 倍的五年平均水平和 20.3 的行業中值。 EV/EBITDA 值 9.9 倍也低於歷史五年平均水平 11.4 倍和行業中值 13.4 倍。 買入價:US88; 目標價:US$105; 止蝕價:US$78。 發佈日前收市價:US$88.49; 同日標準普爾 500 指數值:4140.96 (筆者是證監會持牌人,並沒持有 MRK股票)
2022-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