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们的需要 我们的专注

Your Needs Our Focus

财经快讯

Financial Bulletin
對付盟友,特朗普還有個美元“核武器”,比關稅更具威懾力

2025年,特朗普反復利用關稅手段推進其地緣政治和經濟目標,瑞銀指出美元的互換額度遠比關稅更具震懾力。 3月27日,瑞銀報告中指出,美聯儲的美元互換額度是維持全球金融穩定的關鍵工具,遠比關稅更具影響力。美元互換機制控制著規模約97萬億美元的外匯掉期市場,相當於全球GDP總和。 如果特朗普盯上美聯儲的美元互換這一“核按鈕”——美國在關鍵時刻拒絕提供美元流動性,將引發嚴重的全球金融危機,但同時也會加速世界去美元化進程。 瑞銀分析師表示,美元互換額度是全球金融穩定的最後保障。非美國主體獲取美元流動性的主要途徑並非通過美國進口,而是通過外匯掉期市場。外匯掉期實質上是以外國貨幣作為抵押的美元貸款,非美國交易對手通過交換本幣借入美元。外匯掉期市場雖然規模龐大,但因為涉及交易開始時的本金全額交換,信用風險相對較低。 瑞銀強調盡管外匯掉期市場相對安全,但存在一個重大風險:大多數外匯掉期期限較短,而對應的美元資產期限較長,形成巨大的資產-負債期限錯配。當美國銀行面臨壓力或全球金融沖擊發生時,銀行可能不願或無法續借這些抵押的短期美元貸款,導致流動性危機。 美聯儲手中的美元互換額度是把雙刃劍 報告中強調如果美聯儲在全球金融壓力時刻拒絕提供流動性支持,後果將極為嚴重。瑞銀舉例表示: 如果美聯儲在2008/9年金融危機和疫情期間沒有介入,外國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國際放款機構的儲備金可能不足以滿足全球美元需求,從而導致美元借款成本比當時出現的情況進一步飆升,進而引發違約,並可能對全球金融體系產生系統性影響。 華爾街見聞曾報道,2020年疫情引發的美元流動性危機時,美聯儲在重啟三大金融危機時期工具增加流動性後,進一步推出貨幣刺激,擴大臨時美元流動性互換額度的對手方範圍。 瑞銀表示,雖然延長美元互換額度的責任在於美聯儲而非美國政府,但政府仍可通過道德勸說和任命美聯儲理事會成員間接施加影響。然而,這種做法對美國自身也是雙刃劍: 短期內,美元流動性緊縮會導致美元融資成本上升和美元大幅升值,但金融壓力也會蔓延到美國金融體系。 此外,由於外匯掉期經常用於對沖美國資產,這可能導致美國資產拋售(如美國MBS或國債),最終傷及美國自身市場。 長期影響,加速去美元化進程 瑞銀分析稱,如果特朗普盯上了美聯儲的美元互換機制,比如美聯儲采取選擇性方式使用互換額度,作為實現其他政策目標的籌碼,將導致跨幣種基差擴大,這將邊際上支撐美元。 然而,瑞銀強調這樣帶來的中期後果更為嚴重。美聯儲作為國際最後貸款人的角色撤離,相當於暫停美元作為全球最安全貨幣的地位。 市場將對美聯儲維持美元流動性承諾的懷疑——尤其是針對主要盟友——將加速各國減少對美國金融系統依賴的努力; 最終導致外國持有的美國資產減少,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作用普遍弱化。 值得註意的是,瑞銀指出中國和俄羅斯並不享有美聯儲的互換額度,它們通過大量官方儲備積累或去美元化來強化金融體系。 如果這種擔憂蔓延至美國盟友,很可能創造戰後全球金融架構建立以來推動全球美元去美元化最強大的動力。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5-03-28
查看详情
微軟再度砸盤後,這只股票周五IPO將成為“AI算力風向標”

CoreWeave尋求IPO,將是一場押註AI算力需求持續爆發的豪賭? 周三,TD Cowen報告稱微軟放棄了在美國和歐洲的新數據中心項目,涉及功率總計數百兆瓦。該消息再度推升美股看跌情緒,隔夜芯片股跌幅擴大,科技七巨頭全線轉跌,英偉達一度重挫6%。 TD Cowen報告發布的時間點堪稱“糟糕”,因為就在幾天前,有傳言稱CoreWeave正在急於完成其大規模的IPO。 據媒體報道,AI雲計算服務提供商CoreWeave宣布將於本周四晚間為其IPO(首次公開募股)定價,並於周五在納斯達克交易所開始交易,上市後或將為公司籌集高達30億美元的資金。 微軟撤資大型數據中心項目的舉動引發了對“AI算力集群供過於求”的擔憂,而微軟、英偉達是CoreWeave的主要客戶,市場密切關註公司後續上市表現。 有觀點認為,CoreWeave此次尋求IPO的目的是為了掩蓋一個事實:曾經作為CoreWeave的最大客戶,微軟最近撤回了與CoreWeave達成120億美元的部分算力合作承諾。 與此同時,隨著投資者對AI實現指數級增長的信念有所動搖,面對CoreWeave的上市,市場可能變得謹慎。 增長迅猛,但背負巨額成本和債務 在英偉達、微軟等大客戶的支持下,CoreWeave近年來實現了驚人的增長速度。 數據顯示,CoreWeave的收入在2024年增長了超過8倍,達到19億美元。公司還在去年年底持有151億美元的“剩余履約義務”,並表示其中略超過一半將在2026年底前確認為收入。 此外,本月早些時候,CoreWeave還宣布與OpenAI達成的“主服務協議”,價值119億美元,合約期限持續到2030年10月。 然而,支撐這種增長所需的代價並不便宜。CoreWeave去年因建設AI基礎設施的大量資本支出而消耗了近60億美元現金,前一年則消耗了11億美元。 更值得關註的是,公司資產負債表上還背負著近80億美元的總債務,這些債務主要由其積累的用於支持客戶AI工作負載的英偉達圖形處理單元支持。 在IPO申請文件的風險披露部分,CoreWeave也承認其在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問題包括IT系統對支持財務報告的應用程序控制不足,以及相關崗位缺乏合格人員。 “英偉達”親兒子?不足以解決競爭壓力 總部位於新澤西的CoreWeave成立於2017年,最初是一家加密貨幣挖礦公司,後來進軍雲計算服務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英偉達對於CoreWeave的偏愛已經到達了“視如己出”的程度——CoreWeave在接受了英偉達的投資之後,成為了英偉達的直系雲算力供應商,甚至連微軟都要向他們訂購雲算力。 作為英偉達“親兒子”,CoreWeave幫助其在獲取最先進GPU供應方面有效地與更大的公司競爭,但這並不能讓CoreWeave免於在不斷擴大的支出競賽中與這些競爭對手保持同步。 據媒體數據,微軟、亞馬遜、Meta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今年將在資本支出上共投入近3400億美元——比2024年增長39%。 而盡管CoreWeave去年的資本支已經達到了其收入的四倍多,但仍只相當於那些大公司支出的一小部分。而在IPO中籌集的資金不會大幅縮小這一距離,尤其是因為該公司已經預留了10億美元用於償還債務。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5-03-27
查看详情
反對鮑威爾“通脹暫時論”?美聯儲票委:如果市場通脹預期也走高,將是“重大危險信號”

隨著家庭長期通脹預期的不斷攀升,美聯儲高層官員開始憂心忡忡。他們擔心,一旦市場長期通脹預期也開啟上升態勢,這無疑將是一個“重大危險信號”。 據英國《金融時報》周三報道,美聯儲芝加哥聯儲主席Austan Goolsbee警告,如果美國債券市場投資者開始預期更高通脹,將構成“重大危險信號”,可能徹底打亂央行降息計劃。稍早前,密歇根大學備受關註的調查顯示,美國家庭長期通脹預期已攀升至1993年以來最高水平。 “如果你開始看到基於市場的長期通脹預期開始像過去兩個月的調查那樣表現,我會將其視為主要的危險信號和關註領域,”Goolsbee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 與此同時,Goolsbee指出,特朗普推行的關稅政策又給美國經濟帶來了新的變數,使得整個經濟形勢愈發復雜和難以預測。他認為,面對不確定性,美聯儲的下一次降息可能需要比預期更長的時間。 “黃金之路”已終結,轉入“灰塵彌漫”時期 美聯儲上周提高了通脹預期並大幅下調了經濟增長預測,因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正在全球最大經濟體蔓延。盡管如此,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仍表示有信心通脹預期受控,他引用市場預期仍保持溫和。五年期遠期通脹率——衡量市場對未來十年後半段價格增長預期的指標——為2.2%。相比之下,密歇根大學民調中消費者預計長期通脹率為3.9%。 曾擔任奧巴馬總統首席經濟顧問的Goolsbee指出,美聯儲已不再處於2023年和2024年所見到的“黃金之路”上,當時通脹似乎正回落至2%目標,而不會破壞經濟增長或提高失業率。現在已進入“一個不同的篇章”,“空氣中彌漫著灰塵”。 特朗普關稅成為決策關鍵變量 Goolsbee警告,如果投資者預期開始與美國家庭的預期趨同,美聯儲將不得不采取行動:"幾乎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你都必須解決這個問題,"他表示。 他服務的地區覆蓋密歇根,那裏是許多美國主要汽車制造商的所在地。他指出,接下來三到六周將是"解決一系列政策不確定性的關鍵時期"。 “當我與地區的高管交談時,他們經常提到4月2日是他們不確定性的關鍵點,”Goolsbee提到。特朗普此前表示,計劃在這天公布對美國貿易夥伴的對等關稅。 降息預期需重新校準 Goolsbee表示,美聯儲已承認特朗普引發的通脹和增長前景不確定性已阻礙了從當前“緊縮”水平(4.25%至4.5%)降低利率的計劃。雖然官員們仍預計今年某個時候將進行兩次四分之一點的降息,但央行上周連續第二次會議維持借貸成本不變。 鮑威爾承認,部分由於關稅,“今年在通脹方面取得進一步進展可能會有所延遲”。 Goolsbee相信,從現在起12-18個月內,借款成本會“降低不少”,但他警告稱,由於經濟不確定性,下一次降息可能需要比預期更長的時間。 我的觀點是,當空氣中彌漫著灰塵時,面對不確定性,靜觀其變才是正確的做法。但靜觀其變不是免費的——它是有代價的。你獲得了學習新信息的能力,但失去了一些逐漸行動的能力。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5-03-26
查看详情
美聯儲的“關鍵一戰”在5月,屆時降不了息,那今年就懸了?

昨天的FOMC會議只是“預演”,下次會議才是“重頭戲”? 周三美聯儲公布最新利率決議後,從業40年的華爾街資深人士、Bianco Research總裁兼宏觀策略分析師Jim Bianco做客彭博電視臺,對美聯儲未來可能的利率路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Bianco強調,目前看來,對美聯儲來說最重要的會議將是將於5月7日召開的下次會議——到了5月7日,如果美聯儲仍找不到理由降息,那麽他們今年就不會再降息了(除非出現一些不可預料的情況)。 Bianco解釋稱,現在美國實際經濟增長的放緩超過了通脹率的上升,市場已經在期待美聯儲采取行動來應對經濟放緩。 這意味著,美聯儲如果不在5月的會議上采取行動,他們需要提供更多的理由來支持這一決策。在Bianco看來,剛剛召開的FOMC會議只是5月會議的“預演”。 通脹仍是美聯儲暫緩降息的最大“攔路虎” 在被問及“如果低增長的同時通脹重燃,美聯儲將如何應對”時,Bianco提及了去年9月時美聯儲以50基點開啟降息周期的案例。 Bianco表示,當時美聯儲大幅降息50基點,被認為是“對通脹問題沒那麽重視”,導致債市大跌。 同樣地,如果在經濟放緩但通脹仍具粘性的情況下,美聯儲仍然執意選擇降息來應對,可能會被解讀對通脹的忽視,他們有可能再次面臨同樣的市場反應。 “如果你想要10年期國債收益率達到5%,那麽在市場仍擔憂通脹的情況下降息吧。” Bianco警告稱,美國的核心通脹率已經連續46個月在3%上方,遠高於美聯儲2%的目標,這意味著通脹風險仍十分突出: “如果他們再次降息,導致不良反應的可能性非常大。” 中金公司此前也曾分析指出,如果只是經濟的自然下行壓力,美聯儲快速降息即可以解決問題,這不足為慮;但如果同時還面臨供給側通脹難題,那麽美聯儲則只能面對增長下行而無法行動,甚至還有加息壓力,類似於2022年,這才是市場擔心的。 中金預計通脹走低將止於5月,或為降息打開窗口 中金認為,未來的降息時點和路徑取決於自然的經濟路徑和關稅政策的速度與力度兩大因素。 考慮到關稅目前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就前者而言,中金測算,通脹將持續走低至5月(整體CPI低點2.6%),1月中開始的利率下行的反身性還未開始顯現,因此提供了這段時間降息的窗口。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5-03-20
查看详情
“新美聯儲通訊社”:既不鴿也不鷹,鮑威爾現在看起來更像“鴨子”

鮑威爾正陷入經濟危機、政治壓力與內部分歧的三重困境。 3月18日,有“新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Nick Timiraos在《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深入剖析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所面臨的困境。 文章指出,在鮑威爾的任期僅剩一年之際,他正面臨職業生涯中最復雜的挑戰:一方面是可能導致滯脹的關稅威脅,另一方面是來自特朗普政府咄咄逼人的政治壓力,更令人擔憂的是,他的18位政策委員會同僚們正走向截然不同的方向。 這意味著,鮑威爾需要在貿易戰和潛在的政策幹預中維護美聯儲的獨立性,並在內部不同的聲音中保持平衡。 Timiraos將鮑威爾比作一只“鴨子”:表面看似平靜,既不鴿也不鷹,實則在渾濁的水下不斷劃水。 滯脹威脅升溫 Timiraos的文章開篇就點出了鮑威爾面臨的核心困境:經濟滯脹的威脅。 文章指出,貿易戰帶來的關稅上漲可能推高物價,而經濟增長卻可能因此停滯或放緩。這迫使美聯儲官員們需要在降低利率以刺激需求,還是維持高利率以抑制通貨膨脹之間做出艱難選擇。 文章引用了GlobalData TS Lombard經濟學家Dario Perkins的觀點稱: “如果美聯儲現在降息,那很可能只是因為經濟形勢變得更糟。” 這句話準確地概括了鮑威爾面臨的困境——他必須在控制通脹和維持經濟增長之間找到平衡,否則美聯儲將面臨進退兩難的局面。 Timiraos表示,通脹重燃的風險正在積聚:移民減少和政府削減計劃可能影響勞動力供需,而大幅提高關稅可能創造出“經濟停滯與物價上漲的最糟組合。” 文章還特別提及了2021年期間美聯儲在應對疫情後通貨膨脹時的失誤。 當時,美聯儲認為價格上漲是“暫時性”的,最終被迫迅速收緊政策、大幅加息。 這種“前車之鑒”使得鮑威爾及其同事們在制定政策時更加謹慎,也更加關註貿易戰對通脹的影響。 Timiraos認為,如今,新任財長建議美聯儲應將關稅引起的通脹視為暫時現象,但這可能是一個危險的建議。 特朗普“攪局”幹預獨立性 與特朗普首個任期相比,現在美聯儲面臨的政治壓力可能更大。 盡管特朗普政府表示不會幹預利率政策,但其行動似乎已間接威脅到美聯儲的獨立性。 據文章描述,特朗普的前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Kevin Hassett在接受采訪時批評了美聯儲在通貨膨脹問題上的處理方式。 特朗普政府上月發布的一項行政命令賦予政府監督美聯儲監管議程的權力,雖然豁免貨幣政策,但執行方式仍存模糊性,間接限制了美聯儲的獨立性。 更令人擔憂的是,特朗普的司法部正在尋求推翻1935年出臺的一項保護監管機構獨立性的法律先例。如果這一先例被推翻,將極大地削弱美聯儲的自主性,使其更容易受到政治幹預。 “同床異夢”的同僚 鮑威爾面臨的挑戰不僅來自外部,還來自內部。 Timiraos指出,FOMC成員的立場正出現分化,一些曾經的“鴿派”變成了“鷹派”,反之亦然。 文章還特別提及兩位美聯儲理事:沃勒和鮑曼。 沃勒被一些人視為鮑威爾的潛在繼任者,他最近表現出對降息的更為“鴿派”的姿態。去年12月時,沃勒曾使用特朗普風格的比喻形容美聯儲對抗通脹: “我感覺像一個MMA格鬥士,把通脹卡在鎖喉狀態,等待它認輸。” 而鮑曼則在特朗普上任後被提名為美聯儲監管副主席,她公開反對美聯儲的降息政策。 這些不同的立場和政治抱負,使得鮑威爾在制定政策時需要更加謹慎,也增加了他在美聯儲內部協調的難度。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5-03-19
查看详情
“熊市”最佳避風港?伯克希爾股價創歷史新高

在美股大盤今年整體下挫的背景下,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價卻大幅跑贏市場,成為投資者的避風港。 截至昨日美股收盤,伯克希爾A類股上漲1.8%,B類股上漲1.6%,均創下歷史新高。今年以來,伯克希爾A類股已累計上漲15.3%,而標普500指數則下跌了3.5%。 現金為王的防禦策略 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表明巴菲特看空市場,但他謹慎的投資策略顯而易見。 截至第四季度,伯克希爾坐擁創紀錄的3342億美元現金頭寸,現金儲備已經連續第10個季度增長,占總資產的比例29%,創下數十年來的新高。 不過,盡管整體上保持謹慎,巴菲特仍在選擇性地出手。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伯克希爾近期宣布將日本五大貿易公司(三菱商事、三井物產、伊藤忠商事、丸紅和住友商事)的持股比例提高至約8.5%,並表示未來可能進一步增持至最高9.9%。 與此同時,伯克希爾還決定出售其房地產子公司HomeServices of America的控股權,這筆交易預計將於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 分析認為,伯克希爾持有如此龐大的現金,意味著巴菲特可能認為當前市場缺乏足夠有吸引力的大型收購目標。但這也為伯克希爾提供了充分的火力,隨時可以在市場大幅調整時出手撿便宜。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5-03-18
查看详情
特朗普“折騰”美國經濟,是在下一盤大棋?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威脅和經濟政策引發市場震蕩,但華爾街內部人士認為這實際上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四維象棋(比喻復雜、多維度、深思熟慮的策略)”。 近日,一位綽號為Lone Star的頂級基金CIO透露,特朗普和財政部長貝森特的戰略組合——增加關稅以支付減稅、壓低科技股估值、降低長期利率和迫使美聯儲降息的組合策略實際上是一個復雜而精妙的計劃,旨在為2025年底至2026年初的經濟增長奠定基礎,並為中期選舉鋪路。 盡管短期市場波動加劇,但中長期來看,這種政策組合可能為股市帶來10-14%的回報率,特別是如果企業稅大幅削減和人工智能技術進步繼續推動增長。Lone Star表示: “這其實只是一場無關緊要的大騷動,他們基本上是說,讓我們通過提高關稅來支付減稅成本,而由此產生的不確定性將推低10年期國債收益率,這也正是我們想要的。” 他解讀財政部長貝森特和特朗普的思路為,將這一政策包裝成拯救美國主流社會的措施,即使這會給科技股估值帶來壓力,但政府本就對這些公司不太友好。更重要的是,如果經濟放緩,通脹將隨之下降,美聯儲將被迫降息,這正是政府期望的結果。 Lone Star還稱,一個大規模的減稅政策即將出臺: “減稅、監管改革和美聯儲降息的滯後影響將在2025年第四季度和2026年第一季度集中顯現,經濟年化GDP增長率將達到3%以上,我們將通過增長來解決部分當前的債務、社會福利和估值問題。當然,這正好帶我們進入中期選舉季的熱點階段,這才是真正重要的。” 盡管市場存在悲觀情緒,包括更多關稅威脅或實際行動的可能,但Lone Star認為,長期來看,他們正在做的事情大體上是有道理的,且人們對特朗普反應過度,真正在策劃必要變革的是貝森特。 從投資角度看,Lone Star計算出在市場高點時,基於未來幾年的盈利增長估計,市場定價的年回報率為5%(假設沒有市盈率擴張),此外,如果這些條件保持不變,他預計從現在起的IRR(內部收益率)將接近10%: “如果指數再下跌5-7%,那麽未來幾年的IRR可能達到12-14%,這相當吸引人,也可能是這輪調整的終點。” Lone Star傾向於保守,但他同時樂觀地認為未來兩年人工智能將變得更具吸引力,加上經濟加速增長,市場估值倍數很容易重新膨脹。他表示,如果獲得大規模企業減稅,那麽盈利增長可能會大幅提高。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5-03-17
查看详情
特朗普成最大利好,黃金再創新高,又一大國在過去幾個月大量買金

金價近期持續走高,再次創下歷史新高。據彭博社,由於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日益加劇,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需求顯著增加,特別是隨著特朗普政府可能實施的破壞性貿易政策引發市場不確定性,投資者紛紛轉向黃金這一傳統避險資產。 目前,主要金融機構已經開始大幅上調黃金價格預測。 麥格理集團本周發布報告,預計第二季度金價將飆升至3500美元/盎司,遠高於當前的2986美元/盎司。同時,法國巴黎銀行也預計未來黃金平均價格將遠高於3000美元/盎司。 市場分析師指出,如果美國實施更多貿易壁壘和保護主義措施,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將進一步增加,繼續推動避險資產需求。 伊朗大舉增持黃金應對國際形勢 除了特朗普政府可能實施的破壞性貿易政策,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也成為金價上漲的催化劑。 近幾個月,伊朗稱將大量外匯儲備轉化為黃金。截至1月19日,伊朗已進口至少81公噸黃金,根據該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這一進口量的價值同比增長超過300%,重量則增加了234%。 伊朗央行行長Mohammad Reza Farzin去年12月表示,該國20%的外匯儲備已轉換為黃金,伊朗的黃金與外匯儲備比率位居全球前列。 在面對潛在的國際制裁和外交壓力的情況下,伊朗政府將黃金視為保護國家財富的重要工具。 彭博社指出,伊朗的這一策略反映了許多新興市場國家的共同趨勢——在地緣政治不穩定時期,將美元轉換為黃金以降低風險。 並且,這種趨勢若在其他國家蔓延,可能進一步推高黃金需求。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5-03-14
查看详情
深刻影響全球市場!通脹時代下“擁抱風險”,日本投資者行為發生重大轉變

隨著日本經濟逐步擺脫通縮,步入通脹時代,日本投資者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資產配置大調整。 摩根士丹利發布報告認為,日本家庭投資者正積極采取措施保護資產不受通脹侵蝕,減少對現金和存款的持有,增加對股票和投資信托的配置。2024年新版NISA(日本個人儲蓄賬戶)的推出進一步加速了這一趨勢,僅去年一年就吸引了超過17.4萬億日元資金,是2023年的3.3倍。 由於息差改善,日本銀行對債券投資的興趣正在減弱,其對證券的投資重點將轉向借貸。同時,保險公司和養老金在配置資產時,也可能面臨來自家庭和年輕投資者的競爭,這種競爭促使其更加關註風險資產的投資。 在資產方面,日本家庭投資者通過NISA計劃對日本股市的投資,正在成為市場的重要支撐力量。家庭投資者的“買入並持有”策略有助於在市場下跌時提供支持。 在債券市場,日本國債收益率曲線長期面臨結構性陡峭壓力。盡管短期內銀行對債券的需求可能有限,但隨著保險公司和養老基金的調整,長期國債的需求將受到影響。 “通縮投資”逐漸被拋棄 大摩分析師在3月11日的報告中表示,在新冠爆發前,日本政府為刺激私人需求而一再出臺的財政刺激措施。加上社會保障支出的增加,這一切最終轉化為私人非金融部門的巨額盈余。這些儲蓄大多以銀行存款、人壽保險和養老金產品等安全資產的形式出現——在通縮環境下,這些資產大多投資於日本國債。 隨著日本經濟持續低迷,日本國內市場幾乎沒有什麽有吸引力的投資機會,巨額貿易順差最終被重新投資於海外資產。金融機構也青睞海外資產以尋求有吸引力的收益。 然而隨著經濟重新開放,主要的供需失衡加劇了通脹壓力,迫使世界上許多主要央行迅速連續加息 日本也不例外。日本央行在實施了八年的負利率政策後,終於在2024年3月終止了該政策。長期通脹預期也隨著消費者價格指數大幅上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上升了超過2個百分點。 在此背景下,日本投資者正在重新審視他們的投資策略,並對各類資產的表現產生深遠影響。 家庭部門:從現金為王到擁抱風險 隨著通脹預期升溫,日本家庭正加速從現金和存款轉向長期投資產品和風險資產。 過去,日本家庭的資產配置以現金和存款為主,風險偏好較低。 然而在通脹壓力下,日本家庭正在積極尋求更有效的資產保值和增值方式。 為了應對通貨膨脹,各個年齡段的日本家庭都在逐步減少現金和存款的持有量,轉而投資於長期投資產品或風險資產。 這種轉變在年輕群體中尤為明顯,他們對通貨緊縮的思維束縛較少,更傾向於追求長期投資收益。 同時,日本股市的吸引力也在提升。 2024年推出的新NISA(小型免稅投資計劃)計劃,促進了家庭部門對日本股市的投資。 摩根士丹利估計,僅通過新NISA對日本股票的投資,就將帶來至少6.3萬億日元的資金流入。 機構投資者:從固收到風險資產的戰略轉變 日本機構投資者的投資行為也在發生重大變化。 大摩分析師表示,銀行的核心盈利能力已經大幅改善,減少了通過證券投資渠道承擔風險的需求。銀行的日元與非日元債券交易量大幅下降,同時增加了對投資信托產品的配置。 壽險公司在2021年後保險準備金開始下降,隨著家庭部門轉向投資信托和其他風險資產,壽險公司的證券投資能力受到影響。許多家庭取消了外幣計價產品,轉而通過投資信托等渠道追求更高回報。 養老金方面,企業型確定給付養老金的資金充足率超過100%,可能會降低風險敞口,從股票向債券再平衡。而公共養老金預計將維持其投資組合的相對穩定。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Koichi Sugisaki表示: "在積極利率的世界裏,存款機構的債券投資優先級已大幅降低,因為它們現在可以從核心業務中獲得足夠的利息收入。" 結構性力量重塑資產價格 這些變化對市場的影響將是多方面的。在日本股市,個人投資者已成為市場下行時的關鍵支撐力量,類似日本央行的角色,幫助日本股票在上漲時推動動能。 對於日本國債市場,從長期來看,收益率曲線面臨結構性陡峭化壓力。擁有充足存款的銀行可能繼續青睞短期至中期國債,而對長期國債的需求可能減弱。私人養老金可能更傾向於風險資產而非保本產品。 在日元外匯市場,鑒於日本家庭部門擁有約15萬億美元的資產,持續流出到外國資產(通過投資信托)以對沖通脹的行為可能導致日元長期結構性走弱。 在非日元債券市場,美國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可能受益於日本銀行的需求,而保險公司將增加外匯對沖。日本投資者自2004年以來累計購買了1.69萬億美元的非日元債券。其中,日元計價債券占69%,歐元僅占12%。美國國債是最大受益者,占7460億美元。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5-03-13
查看详情
關稅拖累美國經濟!Pimco:衰退可能性大幅升至35%

關稅陰影下,全球知名資產管理公司Pimco對美國經濟前景發出了新的預警。 Pimco亞太區董事總經理兼主管Alec Kersman在周三CNBC的CONVERGE LIVE活動上表示,由於關稅政策的影響,美國在2025年陷入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已大幅增至約35%,這一數字較去年12月預估的15%翻了一倍有余。 值得註意的是,盡管衰退風險有所上升,Pimco的基本預測仍然是美國經濟將實現1%到1.5%的增長,這雖然仍然代表著擴張,但與此前的預期相比,“降幅相當大”。 近日多家華爾街投行和分析師對美國經濟發出預警。11日,薩默斯在社交平臺X上發文稱,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已經"接近50/50"。這一評估比他幾個月前的預期明顯更加悲觀: 幾個月前,我認為今年出現衰退的可能性很小,年初幾乎沒有人認為衰退有實質性的可能性。但現在,雖然可能還不到50/50,但也非常接近了。 他將這一風險上升歸因於一個核心問題:“完全適得其反的經濟政策”。 與Pimco和薩默斯的謹慎態度不同,Principal Asset Management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Kamal Bhatia提出了另一種觀點。他認為,由於貿易政策,國內消費的增長可能會推動美國經濟實現超出預期的增長。 Bhatia認為,消費支出約占美國GDP的三分之二,關稅引發的國內支出增加“極有可能”導致美國GDP“表現好於預期”: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在投資中一直受到非常溫和的地緣政治的影響,而關稅顯然正在改變這種狀況。”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5-03-12
查看详情